刘瑛 通讯员 张校峰
驱车60余公里到达洋县黄金峡镇,再步行四、五里崎岖狭窄的山路,就到了“2015洋县十大孝子”关会民家。有好多次母亲病危时,关会民都是将母亲抱到摩托车上,用皮绳把母亲和自己绑在一起,就沿着这四、五里山道,骑摩托车到镇上,再找车拉母亲去医院。
关会民家在山沟的最里面,略显萧条的家门口紧绷着两根粗长的晾衣绳,绳上搭满了刚洗净的床单、被罩和尿片。场院边的菜地里,各种蔬菜生机勃勃,几只鸡正在菜园边悠闲地啄着食物。屋外宁静,屋内却格外繁忙:76岁的老母亲站在床边,双手扶桌,身子不停颤抖。48岁的关会民正俯在床上清除污物,给母亲更换床单被罩。桌子上,整齐摆满各式各样的药盒、药瓶。
母亲自幼患有眼疾,26年前又患上糖尿病与高血压,目前双目几近失明,行走极其困难。随着病情发展,多食多饮排泄多已成常态,这成了最令关会民头疼的事。
倔强的老人素爱干净整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时候,总坚持拄着拄棍扶着墙,亲自去厕所,有好几次老人走到半路就拉到裤子里了。自尊心极强的老人好几次都想自行了断,最终都被儿子以泪洗面给劝了回来。在做好老人心理工作的同时,关会民在老人的卧房门口、卧房与厕所之间以及厕所里分别设计安放了一个坐便器,以备老人内急之需。
老人卧床时间长,肠胃蠕动慢,经常性便秘成了难言之隐,好多次实在解不出来时,关会民就用手帮老人往出来扣。三年前,为从根本上解决老人便秘之苦,关会民在家周围种满了各种蔬菜,尽量让老人吃最新鲜的菜,他还自学烹饪常识,自己摸索出能调理肠胃、解除便秘的食谱,坚持亲手给母亲做着吃。为方便照料母亲,他和母亲同睡一屋,晚上还坚持给老人使用纸尿裤。通过细致入微的照料,年迈多病的老人活下去的信心更为坚定,身体也有了明显好转。
关会民家是个双女户,大女儿关郡就读于西安外语学院,每年学杂费、生活费就达一万余元,小女儿在镇上读初二,母亲天天都要吃药,巨大的家庭开销压得这位七尺硬汉不得不想办法增加收入。前几年,他去南方务工,一来由于自己没什么技术,找工作很难;另一方面,两个女儿都在上学,家中老母跟前还不能离人,搞得妻子贾树侠顾头不顾尾,精力严重不支。婆婆有时病情恶化急需住院时,她往往捉襟见肘,无能为力。为此,夫妻俩商定妻子外出务工挣钱,家里这一摊子全由关会民打理。
关会民本还想着将女儿及母亲安顿好,就在家附近打零工补贴家用,可最终因母亲无人照料,大小便失禁,污物满身而收场。从此,他就坚持一心一意在家照料母亲。今年秋季,他家八分地的油菜,他一个人从前到后忙了将近一个月都没栽完。最后还是在知情村组干部及邻居帮助下才栽完。
10月份,关会民被评为“2015洋县十大孝子”。如今他倾心照料母亲的事迹已在当地广为流传,成了长辈们教育子女行孝的典范。
“会民一心照料母亲,他不怕苦、不嫌脏,我很感动,也一定会继续支持他。”提到关会民,他的妻子贾树侠表示很理解。
“再难做我都要坚持下去,这仅仅是尽了点做儿女的本分,不值得进行报道。”在采访快结束的时候,关会民腼腆地说。
新闻推荐
特约撰稿张宝贵刚过元旦,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河池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小学就张罗着给村民筹办春节礼品。王小学兴奋地说:“前几年春节村两委会干部胆战心惊给村民送节礼,怕人说‘滥发钱物...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