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记者带你感受国寿“心”理赔
上午11时。前台柜员李某依然温和可亲,而她其实正忍受着身体的不适;
下午3点15分。财务会计主管张某一脸严肃,面无表情,与同事们时而对照数据,时而移交资料,也就在这时,才能看见稍微皱起的眉头或舒展的笑容;
深夜10时。客户服务中心理赔部主管夏某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忙碌清算客户一手资料……
这一天,3个时间点,记者看到3个不同的场景。却看到了一样的认真。
而这里,就是记者要带领大家探访的中国人寿西安分公司客户服务中心,以及整个服务团队。
保险,因为“无形”而更加重服务。而在整个“大服务”中,理赔是消费者最为看重,也最容易起争端的环节所在。所以,服务,是保险的生命力。彼家此家,家家如此。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如何从中脱颖而出,一直是中国人寿始终坚持且从未改变的初衷和梦想。
2016年消费维权主题:“新消费我做主”,让消费者进一步彰显自己的主权地位。这一维权主题的背后,是消费维权意识的提升,也是消费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而消费环境的提升与消费主体的营造者——企业密不可分。3·15之际,记者探访了陕西省部分金融企业,记录他们的日常,感受他们的真诚,领略他们的“新魅”。本期,我们将走进中国人寿西安分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他们的真诚 分流渠道“快”人心
‘快!快!快!”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效率是一切担当。理赔处理时间必须快。中国人寿西安分公司为“快”人心,不断提升服务效率,以缩短客户等候时间为切入点,通过设立增设弹性服务窗口和服务人员,分流理赔案件等方式充分整合内部服务资源,形成了便捷高效的服务特色。”我们通过分流渠道,2.5万元以下的保单由理赔部直接处理,高于此数目直接报给省公司,这样在流程上就节约了客户的时间,也提高了我们工作的理赔效率”客户理赔主管夏勇表示道。便捷高效的创新服务,使得国寿西安分公司在2015年各单位短险理赔件数达到44562件,赔款金额共计9047.66万元;各单位寿险理赔件数达到4704件,赔款金额共计9944.75万元;合计处理各类理赔案件49266件。
张猛是中国人寿西安分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客服主管,看上去有点腼腆,平时说话慢条斯理,但提起客服部的工作流程,立刻活跃起来,口若悬河。
客服部是保险公司直接与客户接触的岗位,提供服务的好与差是顾客判断保险服务质量的第一标准。张猛认为细心与贴心是承担这个岗位最重要的素质。在他看来,有一个概念已经深入他们的理念:“我们是市民家庭保险的‘开门锁\’,要让客户感觉到家的温暖。一个客户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每天遇到的几百分之一,但对于客户来说,他走进来,我们就是他的唯一,他需要我们的服务和帮助,所以我们必须全心全意地对待每一个客户。”
“让客户满意的服务才是最好的服务”。这就是中国人寿对于员工提出的唯一要求。
他们的新魅 与时俱进“e圈人”
信息瞬息万变,契机稍纵即逝。在迎接移动互联网的暴雨洗礼当中,中国人寿顺应潮流调整运营结构,通过互联网网罗了“e圈人”。
继“国寿e家”之后,又推出了“国寿e宝账”,使客户能体验到产品销售、基础服务、增值服务等内容,实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保险服务。国寿e宝账提供的服务功能包括查询服务、交费服务、理赔服务等6大类49项服务功能。其中e宝账提供的保全服务项目有23项,理赔服务项目有4项,基本覆盖了电子化服务包含的互联网需实现的保全及理赔项目。
此外,为提升客户感知。陕西国寿在其公司官方微信平台开展了“微回访、微回执”创新服务功能。据悉,该功能可以让客户在方便时通过微信,主动完成回访和保单回执的签收。这种变被动为主动的服务免除了繁琐的流程,开创了互联网时代下的创新保险服务。
根据相关要求,保险公司要对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险新单的投保人必须进行100%的回访。在寿险业务中,当保险公司签发保险合同后,通常由业务员送至客户,并由客户在合同的回执联上亲笔签名。“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保险公司都是采取客户签收回执、接受保险电话回访来完成这一流程。但是有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电话打不通,对于双方来讲都不方便。”张猛介绍到,“微回执、微回访作为一种新兴的回访和回执签收模式,是对传统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创新。”
据了解,从去年12月份陕西国寿开始推广的“微回访、微回执”,平均2、3天完成的个险电话回执,现在2-3分钟即可搞定。一位在会议现场亲自体验“微回访”功能的客户告诉记者,“微回访非常方便—由自己发起,还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不但方便阅读,还能让人更清楚保单内容。”
这是中国人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践行“诚实守信、客户至上”服务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人寿开启数字化变革、迈向“互联网+保险”的重要里程碑。
信息时代,中国人寿不断通过高科技新增服务项目:掌上查询、自助修改、轻松交费、快速借款,一键报案,柜面预约,保全办理等等,一切与保险相关的,一些不关乎保险的,只要是服务,国寿人努力传达到消费者的“心坎”,足不出户尽享24小时贴身管家式的保险服务。
本报记者薛凯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静记者赵丽莉)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野菜,是大自然的馈赠。经历了春节的大鱼大肉后,在春天野菜上市的季节,吃一点营养丰富、清新可口的野菜,既可尝到野菜的鲜味,又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昨日,记者...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