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佳)3月11日晚上,一名5岁小姑娘走失的消息在朋友圈疯传,令大伙想不到的是,这名小姑娘竟是因为不想写作业,而选择了搭乘公交“漫游”西安的方式来“减压”。
就在朋友圈疯狂转发寻找孩子的时候,这名自称王冬月的小姑娘已经坐在了公安灞桥分局灞桥派出所的值班室,而送她来的就是269路公交车司机罗京询。罗师傅说:“今天我开的是末班车,到了终点下完人后,对车进行例行检查,而小姑娘在车上睡着了,并没有下车,我和调度员就把她叫醒。看着小姑娘年龄小,想着有可能是和家人走散了,就问她家在哪里,想把她送回去,可是小姑娘就一直看着我们,问啥也不说。”
反复沟通无效,孩子始终不说话,罗师傅和同事只能一起将她送到了派出所。民警经过反复询问,小姑娘终于开了口,她说:“我叫王冬月,我妈妈带我出去玩,上车之后我不小心睡着了,然后妈妈就走了。”得到信息后民警立即查询,然而这个姓名的查询结果确令人惊讶。民警说:“查了之后发现,并没有人报警说王冬月小姑娘走失了。孩子不见了,母亲还不找,会不会是故意遗弃?”
就在民警们精细排查的时候,朋友圈的一个寻人消息映入民警眼帘。寻人照片和小姑娘相貌一致,名字却是另外一个——“静静(化名)”,将信将疑的大家随后联系了朋友圈中的电话,结果确定,走失的孩子就是静静,家人四处寻找已经急坏了。
可为啥小姑娘要撒谎呢?通知家长来领孩子的同时,民警和罗师傅一起还哄着孩子,最终静静说出了真相。原来“王冬月”是小姑娘同学的名字,她之前说的都是编的。当天下午放学之后,妈妈让她写作业,她不想写,就趁妈妈不注意,随便坐了一辆公交车就出来了,就是想出去玩玩。
12日凌晨0点30分左右,静静的家长赶到了派出所。除了教育孩子要说实话之外,民警还要特别提醒家长。派出所民警程军说:“发现孩子走失后,家长不是先在朋友圈发消息,而应第一时间报警,让全市公安派出所都知道有小孩丢失了,其他派出所得到信息,马上就可以核实,这样更快更保险。”
新闻推荐
“废旧衣服回收箱”认领活动受关注 让回收箱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本报讯(记者宋雨)“这么多衣服,穿又穿不成,扔了怪可惜,放着占地方。”家住西安中华世纪城的杨女士整理衣柜,看到堆积了好多旧衣服,给本报965369新闻热线打来电话,希望能在自己小区里设立一个旧衣服回收箱...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