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家医院,总有一些被大家敬佩的人:他们或在某一手术、手法方面操作娴熟,被称为“陈一刀”“刘一针”;或在学术方面刊发了众多论文,承担并完成了多项高难度的课题,或取得了某项很牛的发明专利……他们练就了一身超强本领,成为特种兵里的急先锋。
人物速写
许玉本,主任医师,西安市红会医院手外科二病区主任。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骨关节学组委员,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学会皮瓣学组委员,陕西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西安市显微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成员。
上个世纪60年代起,我国医学就有手外科了。因为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大力搞城市建设,建设的过程中便增加了工人意外肢体离断伤,这便给手外医学带了一个无奈的发展契机。“一个手外科医生需要具备骨科、外科的经验外,还必须接受3个月到半年的手外科显微外科技术培训。”许玉本介绍,手外的医生在专业培训时,最基本的训练就是给小白鼠缝合尾巴。
指头也能“搬家”
脚趾变成手指
20岁的小张在一家工地打工,一次机械操作时,被重物砸到右手大拇指上,当工友搬开重物,准备携带残指送小张去医院时,眼前的一幕吓到大家,“大拇指被重物碾碎,血肉模糊地残留在台面上,吓人极了。”工友说,因为不知道小张的病情,还是将被碾碎的残指带着一起去了医院。“我们当时接诊时,看到患者的残指形状被破坏得很严重,根本无法使用,当务之急得先为他清创。”许玉本表示,肢体离断伤的及时清创很重要,对后续治疗也很关键,创面污染时间过长,不仅会影响到日后修复,更有可能发生感染。清创后,摆在小张面前的问题就是,没了大拇指,其他四个指头几乎无法使用,况且他还这么年轻,对于家庭而言他是一名不可或缺的劳动力。医院考虑到这个情况,在小张恢复了一段时间后,为他实施“第二组织搬家”。
“我们安排了两组人员,一组人员在其手部进行操作,另一组人员在其脚部取左脚第二根脚趾重建右手大拇指。”许玉本介绍,这样的方式对患者而言是最佳的,既不影响患者正常的步行,同时接上的“手指”也可以恢复以往拇指的功能。于是,两组人经过4个半小时为小张顺利实施了指头“搬家”手术。记者看到小张后续的右手,脚趾变手指“毫无违和”感。医生也为其脚趾美化,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少一个趾头。
指端神经仅0.4毫米 要顺利接上才不影响使用
手外科手术要借助显微外科技术完成。最常见的手指离断伤一天在红会医院手外科也有七八例,每一台手术,都需要在显微镜下放大10~20倍。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你可以在家试着拿一个放大镜在眼前,手指在放大镜下穿线,一试便知,这个过程有多难。许玉本说他们日常做手术时,指端神经和血管都是以毫米来衡量的,指端神经仅0.4毫米。“坐在显微镜前,脖子前伸,一旦找好最佳视野,头、肘、手腕都不敢动一下,甚至大气都不敢出。”真的担心“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个指头的缝合至少要保证一根动脉和2根静脉,而缝合一根血管技巧熟练也需要15~20分钟,不然不通畅会引起血栓。如果遇到有的人血管很细,那真是“雪上加霜”。缝合血管的时候要将血管外膜分离出来,内膜缝得要很光很平,这样才能保证断指再植成功。一般一根断指的缝合需要2~3小时。
上面说的是常规的,如果遇到一根手指断几节,那手术难度和时间也再高几个级别。这类手术要求血管神经缝合时,要一次性通过,不然会出现吻合后不通畅影响后期功能恢复。“我们手外科也不仅仅是手部,准确地说应该是肩以下、肘以下的上肢外科学概念。”许玉本说,当遇到患者上肢离断伤,手术难度是缝合手指的几倍。因为部分患者还需要进行皮瓣移植,皮瓣下有上百游离神经和血管,都需要一根根缝合。许玉本打趣说到,有的手术因为时间长,大家为了放松心情,偶尔会手术过程中交流一下,而手外科的手术当进行血管神经缝合时,绝对是大气都不敢出一下的。华商报记者 王玮
新闻推荐
“黑出租多,扰乱市场,影响合法出租车的收益”大荔部分出租车昨停运
昨日,大荔县城部分出租车停运,出租车司机称,停运原因为:城区黑车多,扰乱出租市场,影响合法出租车的收益,而出租管理部门未下力气整治。对此,该县出租办负责人称当日只有30多辆停运,并承认有黑车但数量...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