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我做了一场手术,我也无从体验到原来患者是这么的无助。”彭伟一年前因为颈椎疾病进行了颈椎手术,对于自己这个病的手术治疗,她是茫然的。于是她第一次觉得心里很“没底”。不自觉地就和普通患者一样问东问西,了解病情。那一刻她已经忘记自己也是一名医疗工作者,当医生告知她的手术是小手术,她依然不放心,也查了很多信息,发现她的手术如果做不好就会瘫痪。任凭医生怎么劝慰,她都心里不安,那一刻,她才意识到,原来患者或患者家属对于疾病不了解竟是这般迷茫。
手术成功结束,并没有发生她想象的那种悲剧,然而术后康复阶段,她必须戴着笨重的固定器械,行走、坐立这些简单的动作对她来说都是那么困难,比困难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行人投来关注且诧异的眼神。“固定器械一戴就是好些时日,大家总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看得我最后都不好意思出门了。”彭伟说,最令她崩溃的是上厕所都需要在别人的照料下才可以完成,丈夫工作时就由老母亲照顾她,那一刻她彻底崩溃。她觉得过去安慰患者的那句话“你现在生病,就把住院当疗养,好好养病”是那么苍白,不会有人体验那刻的无助。
在彭伟照料的精神疾病患者中,有很多都怀疑自己被社会抛弃,对社会生活的各种事情无能为力时钻牛角尖无法出来。有过这次“患者经历”后,她与患者的沟通更有带入感。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与其他护理不同,在这里“挨打挨骂”是常发生且不稀奇的事情。“我们很多护士对于第一次‘挨打\’都会轻描淡写,甚至不记得了。”彭伟说,从第一次被患者误伤致骨折、外伤,到第一次被患者掌掴至脸青面肿,从第一次委屈流泪,到后来揉揉说声没事,先顾病人……这些第一次发生的事情以后也还会发生,而重复的发生却让每一个年轻护士越来越经验丰富,起初的委屈变成最后的玩笑。
彭伟说:“我们这里是最容易流泪的地方,不是因为被患者伤害,而是因为职业特殊性带来的委屈感,但你看我们医院,每个护理人员脸上的笑容,根本就不像大家想象得那么阴郁,这都要感谢患者,他们磨平了我们的性子,让我们的人生少了几分浮躁,多了一些修行。”华商报记者 王玮
新闻推荐
这是一个充满朝气、团结向上、积极进取、处处为患者着想的团队。该团队积极响应并贯彻执行“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的精神,护理单元设立以科主任为领导的“创建优质护理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做到组织...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