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在陕西省作协院内,华阴老腔艺人用独特的方式吊唁陈忠实华商报记者 赵彬 摄
昨日上午,陈忠实遗体告别仪式在西安市殡仪馆咸宁厅举行。渭南市作家协会主席李康美携11位作家前往现场送陈老先生最后一程。李康美和陈忠实已经有32年的交情,陈忠实曾撰文提携李康美,并在李康美生病后,送书法作品感谢为其治疗的医生们。
“陕西文学界的旗手不在了”
“4日晚上,我辗转反侧,想着第二天早上要起来参加陈老师的告别仪式,一夜不能入睡。”李康美说,昨日凌晨5时,他就起来,和渭南市作家协会的11位作家驱车到西安。
在告别仪式现场,李康美还发现了很多渭南群众。李康美说,参加告别仪式的人特别多,现场 多一半人进不了大厅,院子外站满了人。“众人对陈老师的哀思和敬重让人不由动容。”李康美说。
“陈老师走了,标志着陕西文学界的旗手不在了。”李康美说,陈忠实是陕西文学界的一员大将,陕西省作协院内的石头上,刻着陈老师的名言“文学依然神圣”,这是对作家的一种激励。
李康美表示,参加完追悼会,回渭南的路上,大家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作家们表示,要以陈老师的精神为动力,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文学创作。”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5月4日,华阴老腔传承人张喜民和老腔的8名艺人,从华阴赶到陕西作协院内陈忠实追思堂吊唁。
“陈老师的去世,对老腔也是一个损失。”张喜民说,听到陈忠实去世的消息后,老腔艺人们非常难受,艺人们希望用老腔送陈老师最后一程。4日,9名老腔艺人在陈忠实追思堂院中唱了话剧《白鹿原》的开场曲和结束曲。
“全程都是清唱,唱得很慢,在唱到开场曲‘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的时候,大家难受得唱不出来,但还是坚持唱完了。”张喜民说,“结束曲‘将令一声震山川\’本应是慷慨激昂的,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很难过,唱不出那种感觉。”
“没有陈忠实,老腔不会有如今的名声。”昨日下午,张喜民说,陈忠实将华阴老腔介绍给了话剧《白鹿原》的导演,2006年6月1日起,在话剧《白鹿原》中,融入了华阴老腔的表演,一演就是30场,震动京城。同年6月5日,华阴老腔进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张喜民称,他和陈忠实见了3次面,虽然仅仅3次,但是陈忠实给他的印象很深。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水平很高,兢兢业业,和人交谈没有一点架子,还是农村口音,感觉陈老师没有远离农村。他不仅是文学界人的榜样,也是我们老腔艺人的学习榜样。”张喜民说。华商报记者 康菲
新闻推荐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实行购租并举,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加快改善居民尤其是新市民住房条件。西安房屋租赁市场或涉及数十万人“鼓励租赁市场发展对去库...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