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晨
西安市第一医院始建于1941年,是西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直属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其眼科医院是具有国内先进和领先技术水平的西部地区唯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的眼病专科医院,是省、市级重点学科,并且是陕西省眼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其心血管病医院省内领先,在西北地区享有一定知名度,是市级重点学科,附设心脏介入室和心血管病研究室。老年病科(干部病房科)是西安市医学优势专科,有5个专业病区,分设有老年心血管、神经、呼吸、消化、内分泌及肿瘤等6个专业,另设有老年病研究室、老年干部门诊和干部保健科。医院的内、外、妇、儿、口腔、耳鼻喉、皮肤、中医等科室也具有较强的实力和鲜明的专业技术特色。
近年来,西安市第一医院紧紧抓住医疗卫生改革的机遇,将医院建设成为一所大专科、强综合,医、教、研齐头并进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充分发挥自身大型公立综合性医院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设备优势和管理优势,为群众提供预约挂号、远程会诊、培训教育、双向转诊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推动区域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加强和改进了群众就医环境,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日前,西安市第一医院荣获“西安市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是全市卫生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当前,西安市第一医院决心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中充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做好医联体建设的典范,为医联体辖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推进全省医改、促进陕西省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互联网+改善医疗服务
记者走进西安市第一医院门诊大厅,挂号、收费等窗口不再有患者扎堆排长队的拥挤现象,这得益于医院推出的陕西省首家患者移动服务平台并接入微信服务号正式向公众开放、一站式自助打印服务,进一步创新落实改善医疗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引领医院迈进移动互联网时代。
“真是太方便了,拿报告都能在这台自助机上实现,不用再排队等了。”看病难一直是患者最深切的就医感受。市民张女士昨日在市第一医院就诊时,享受到的是多功能自助服务系统带来的便捷就医体验。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宋国忠介绍,在医院的各个不同科室做完检查后的患者,如今已不用再花费大把时间坐等取结果。此前,就诊患者的检验报告单需要在检验科取片专窗领取,患者的等候时间较长,有时甚至隔天才能取报告,尤其是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长时间排队等待更是疲累不堪,碰上诊疗高峰期,登记、取片、交费、咨询的患者很集中,医院变得异常嘈杂,人员浮躁,很容易引发矛盾冲突,与当前医疗界提倡人性化就诊的体验理念格格不入。此外,人工分发胶片报告极容易出错,患者的隐私也无法得到保护,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一站式自助服务系统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医院在门诊、眼科、检验科、放射科共配有15台设备,可同时打印多个科室的报告甚至多名患者的报告,极大缩短了患者排队等候时间,大幅度提升了医院服务效率。
西安市第一医院患者移动服务平台自2015年4月13日上线以来,用户数已超过九千人,现在月增达600人,在医院首次尝试使用患者移动服务平台的刘女士说:“这里的眼科首屈一指,挂号、交费、取报告太方便了,这些程序都可在手机上完成,不用再重复排队,非常便捷。”西安市第一医院患者移动服务平台正式向公众开放后,患者只需在微信公众号关注“西安市第一医院”,就可获取“智能导诊、预约挂号、诊间支付、查看检验检查报告、查询费用账单、查看病历、反馈就医满意度”等医疗服务。
医院除了极大地方便患者就医之外,对于医生来说实施电子病历等举措也极大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麻醉科主任曹淑梅向记者介绍到:“自去年11月科室使用麻醉临床信息系统以来,工作起来非常方便,比如手麻系统模块就包括麻醉知情同意书、麻醉记录单等七个模块,特别是麻醉记录单这一模块现在是实时记录,使用信息系统后不再需要医生每项都手写记录,不仅工作便捷而且更易保存。”“医院的这一举措真是极大地方便了医生和患者,不同科室的医生会诊也不需像以前那样拿着大量的检查报告单往返于不同科室,对于患者,尤其是夜间急诊的患者来说更是有利。”妇产科主任张培莲感慨道。
注重品质 做强医联体
“每周五,西安市第一医院中医理疗专家张继洲都会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查房,帮我看病,加上每天康复训练,我现在好多了,手也能动了,能坐住了,睡眠也好了,这里的器械设备不比大医院的少,再加上一些中医疗法,效果确实好。”张玉华说。
南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总医师告诉记者,以前南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都是半治疗半养老的病人,周转期很长,住了很长时间,病情也没有多大变化,与市第一医院建立医联体后,每天都会有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心血管、中医理疗、全科的专家到社区出诊、查房,以前不能接诊的神经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现在可以接了,还增加了康复病区,改变了社区医院收治病人模式。
患者生病了,可以先到社区内的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诊断,如果病情较轻,就直接在社区诊疗即可。如果病情复杂,社区无法确诊,将由社区医院开具证明,在大医院就诊,并可为其优先预定床位。等到患者病情稳定后,进入康复阶段,医院再将患者转回社区。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双向转诊流程,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大医院的接诊压力,也能让患者在家门口就享受好的医疗待遇。与西安市第一医院成立医疗联合体以来,南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市第一医院上转患者96人次,下转患者22人次。
“只有提高基层社区医院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实施基层首诊,有效在社区分流患者。”西安市第一医院分级诊疗办主任燕芳表示,西安市第一医院每天安排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上社区坐诊,促使医联体专家下沉。同时,社区卫生中心医务人员在综合病区轮训,在市一院专家的培训、带教下,进行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得到明显提高。
除了培养人才,市一院加强对医联体内基层医院的资金投入。目前为南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计共投入320万,增添包括四肢联动训练系统、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仪、经颅磁刺激治疗仪、电动牵引床等多台康复设备,对房屋布局重新改造与装修,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南院门卫生服务中心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门诊诊次较未成立联合体前有了明显提高。
目前,除了南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安市第一医院组建的医疗联合体还涵盖西安市第一医院文理医院、泾阳县医院眼科医联体、碑林区中医医院暨柏树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潼区人民医院、白水县医院、蒲城县医院等。这些医联体的建立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探索医改新途径,真正为人民群众健康做出表率和贡献上做出了积极尝试。
依托优势 组建并获批陕西省眼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由西安市第一医院牵头,联合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共同组建而成的陕西省眼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针对陕西省常见、多发眼病及疑难性眼病,有重点、有目的地开展以临床应用为目标的基础及临床科学研究,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技术水平,推动陕西省眼科事业快速发展,使其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陕西省眼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成功组建,组成单位既有从事基础科研的省级、全军的、院级的科研机构,也含具有370张床位的、丰富临床资源和鲜明特色的、拥有国内眼科先进诊疗和科研水平的转化基地。西安市第一医院是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西安市眼科医院患者来自周边十九个省市地区,具有丰富的临床资源。眼科医院、陕西省眼科研究所是陕西省及西安市重点学科,眼科医院设有角膜眼表、白内障、青光眼、眼底内科、眼底外科、泪器病、干眼病、视光学、眼眶眼肿瘤、小儿眼科、眼肌、眼美容、视觉康复、中医眼科等十四个专科及亚专科,分别开设有专科病区、专家门诊及专科门诊。
眼科医院设备先进,眼功能检查技术全面,设备总值4000余万元,能全面开展三甲医院眼科要求的各类手术,以及部分三特医院要求的先进手术,如角膜移植及各类眼表手术、各类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眼底玻璃体网膜微创手术、眼内窥镜复杂眼外伤手术、眶内肿瘤手术、泪道及复杂泪器疾病手术、各类斜视手术、眼视光角膜塑形镜术等,均处于国内先进行列。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西安市第一医院在新一轮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中,将更加扎实地做优工作,博医惠民,朝着健康陕西的目标,凝聚信心和力量,永不懈怠,勇往直前!
新闻推荐
记者进村走镇过县近几年,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备受瞩目。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推动金融资
资料图片本报记者刘曌琼所谓“互联网金融”,指的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我们熟知的互联网众筹融资...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