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中国文坛的天空塌下来一个角

来源:陕西日报 2016-05-05 18:06   https://www.yybnet.net/

本文作者高建群与陈忠实1993年在西安丈八沟合影

  文/高建群

接到陈忠实先生去世的噩耗,很是震惊和痛苦。有一种中国文坛的天空塌了一个角的感觉。

这种心情,只有在路遥和张贤亮去世时我才有。我记得路遥去世时,我写给他的话是:“物伤其类、不胜悲慽!先走为大、先走为神!”

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是一部重要作品,同样也是充满厚重感的农耕文明史诗。我刚才在接受几家报纸的采访时说:“我把《白鹿原》和几部当代描写农村题材的小说做了对比,例如:浩然的《艳阳天》、高晓声的《陈焕生上城》甚至和被称为文学教父的前辈作家柳青的《创业史》相比。觉得《白鹿原》对农村生活的描述,更为深刻和准确。

它不是对农村题材作品图解政策式的描写,也不是颂歌式的描写,更不是田园牧歌,民俗风情式的描写,而是将锐利的笔触深刻地锲入了一个时代,锲入到社会最底层,触到了这个时代的痛处、我们民族的痛处。所以老陈在《白鹿原》的题记里,引用巴尔扎克的话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1993年5月20日《最后一个匈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我在会上说:“希望首都的媒体不要只关注高建群,关注《最后一个匈奴》,我们陕西还有位好的小说家,叫陈忠实,他也在写长篇,长篇叫《白鹿原》不久会出版;还有位好的小说家叫贾平凹,也在写长篇,长篇叫《废都》,也会在年底出版;另外还有京夫、程海,也在写长篇,建议你们首都的媒体,在报道这次会议时,把陕军作为一个团队来宣传。”第二天的“光明日报”的头版发表了韩小蕙女士的《陕军东征》一文,这就是新时期《陕军东征》的由来。

那一批作品的出现,有个特定的历史大背景,当时北京正在申奥,所以舆论环境相对于宽松一点,好多事情,睁一个眼闭一个眼就过去了。兼之,新时期文学发展到了那个时期,该有它的成熟期和收割期的作品出现了。后来,我在北京见到柳萌先生,他问我如何看待当时的长篇小说创作。我说,有个时期,我们曾经达到过一个高度,缩短了与世界一流文学的距离,但是,很遗憾,这以后又滑落下来了,沦为文学的第三世界。

我第一次见到老陈,是在1979年4月20日,省作协恢复后的第一次创作会上,那时记得老陈背了个黄挎包,穿了一件半旧的衬衣,从西安郊区灞桥而来,坐在一个角落。坐着的时候,他总把挎包放在胸前,两只手搭在挎包上。他从骨子里讲还是一个农民,身上具有关中农民的所有优点和缺点。

那是一个令人无限怀念的文学时代。记得那次会议上,老作家们除了柳青已经过世外,健在的胡采、杜鹏程、王汶石、李若冰,都悉数在场。年轻一代,贾平凹的《满月儿》刚刚获奖,莫申的《窗口》刚刚获奖,他们从北京领完奖后直接赶到会场。路遥则斜倚在一个藤椅上,坐在后面的一个角落,半闭着眼睛。

我以“先走为大,先走为神”沉痛哀悼忠实先生的逝世。斯人已逝,今日得闲。他从此没有了痛苦,没有了案头劳顿,没有了人生俗务。我想,他的《白鹿原》将会被长久地记忆着,我也期待电视剧《白鹿原》的播出。

作者简介:

高建群,1953年生,西安市临潼区人,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客座教授,西安航空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国家一级作家。

新闻推荐

打造陕南山区特色党建品牌建设生态人文法治小康商州 从对标看齐到固本强基 ——商州区委构建基层党的建设新格局札记

商州党建信息港雷超锋摄营造大抓党建、大抓基层氛围井商正摄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刘新摄贾鹏里雷超锋张希锋近年来,商州区先后有两名村级党组织书记担任镇办党委副书记,9名村级党组...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中国文坛的天空塌下来一个角)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