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司法公开要求的不断提高,基层法院案件数量剧增。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压力、新情况,阎良区人民法院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和市中院“以公正促公信,争创一流法院”的整体部署,继续深化院党组提出的“123”工作思路,加班加点、攻坚克难,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全面加强审判执行工作,努力提升司法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先后被人民法院报社、中国法院网评为全国法院网络宣传先进单位,被省法院评为执行工作先进集体,被省、市法院评为信息宣传工作先进集体,被市中院评为优秀法院、审判质效先进法院,20余名干警受到省市法院表彰,2人荣立个人“三等功”。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陕西省公务员局共同授予阎良法院 “陕西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单位”荣誉称号,是西安市两级法院唯一获此殊荣的先进单位。
实至名归的荣誉背后,凝聚着阎良法院全体干警的真诚付出,他们胸怀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深厚情感,胸怀服务发展大局的责任意识,胸怀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为区域社会和谐、民生幸福提供了良好的法律服务和保障。
李老太太年过九旬,与儿子们同住武屯镇,六子中最大的已年过七旬,因赡养产生的纠纷可追溯到1994年,村组等基层组织为此进行过多次调解亦未能解决问题,后李某将六子起诉至阎良法院。
受理该案后,承办法官多次与原、被告谈话,并在基层组织调查情况,了解其中错综复杂的矛盾。由于该案在当地影响较大,为了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8月17日,法官来到当事人居住的村组,进行巡回审判。
庭审中,法官准确归纳争议焦点,双方围绕焦点充分发表意见。庭审后,为了妥善解决老人的赡养问题,法官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由于该案件中母子之间、兄弟之间矛盾累积发酵二十余年,一言不合便有大打出手的态势,在当事人以及村民眼中达成调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法官迎难而上,释法明理,采取各个击破的调解方案,通过近三个小时的努力,各方终于达成一致的赡养方案,约定的赡养费当场履行到位,原告李某的一个儿子自愿赡养母亲,与其共同生活,老人终于可以老有所养。
其实,这只是阎良法院在司法为民的司法实践中一个小小的剪影,常言说,一滴水就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也正是通过这样的一个个真实剪影,阎良区人民法院心系群众、公正司法、执法为民的阳光形象呼之欲出。
关键词:“履责”
忠实履行审判职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阎良法院始终坚持执法办案第一要务,通过公正高效地审理每一起案件,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该院近三年来审结各类案件6000余件。年均结案率达95%以上,执结率达93%以上,民商事案件调撤率达65%,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率均在90%以上。2015年全年受理各类案件2600件,同比多收548件,审执结2450件,同比多结728件,均创历史新高。
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不动摇,努力维护社会平安稳定。2015年,受理刑事案件176件,审结171件。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故意伤害、抢劫等案件,震慑了犯罪、彰显了正义,提升了人民群众安全感;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通过圆桌审判、引入未成年人心理辅导机制,教育犯罪青少年早日回归社会;对交通肇事、故意伤害等案件中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且得到谅解的被告人,依法宣告缓刑,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抗;加大对轻微刑事案件及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和解、调解的力度,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率高达95%。
依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营造辖区良好法治氛围。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1705件,审结1598件,调解、撤诉923件。2015年4月,为提升群众文明、安全出行意识,成立了道路交通事故专业化合议庭。审判中,整合多方资源共同参与矛盾化解,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组、社区干部生活、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以“全员、全程、全面”的“三全调解”平台,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全年受理交通事故类案件188件,审结179件,其中调撤94件。案件审理过程中,通过探索速裁程序、表格式裁判文书等措施,迅速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为延伸审判职能,合议庭还深入社区、农村、企业、学校,巡回开庭12场次,编发 “小案例大法律” 十五期,官方微博图文、视频直播交通事故案件30余件,为300余名群众提供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法律咨询,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称赞。
与此同时,阎良法院重拳打击失信行为,塑造诚信社会风气。该院在全市法院系统率先建成执行指挥中心,并进行了实战应用;强化执行措施,通过网站、微博微信、报纸依法对拒不履行义务的“老赖”进行曝光,多名失信被执行人在被曝光后主动履行法定义务;多次开展集中执行活动,全程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参与,见证了执行工作的透明公开。该院圆满执结的西飞铝业申请执行张掖某宾馆合同纠纷等案件,维护了诚信的市场交易秩序,实现了申请执行人权益。强有力的执行措施,让诚信者处处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
关键词:“创新”
创新传播渠道与方式,司法公开与宣传齐头并进
2月17日,阎良区人代会开幕当天,参会代表在会议文件上,惊喜的发现阎良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印上了法院微博、微信的二维码,大家不禁为阎良法院借助网络进行审判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的举措大大地点了个赞。
为了能够让代表们直观、全面地了解法院一年来整体工作情况,阎良法院突破以往法院工作报告篇幅有限、数字对比不明显、活动开展缺乏实例支撑等局限,将法院微信、微博搬上了工作报告,代表们只需轻轻一扫,便可进入到阎良法院微信、微博公众号,了解法院一年来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这也是阎良法院全面接受社会监督的又一创新之举。
强化司法公开,推进审判流程公开,新受理案件全部同步录入案件信息,发放司法公开告知书5885份,微博直播各类案件76件,扩大了公开的效果;推进裁判文书公开,裁判文书上网率达100%;推进司法民主,一审案件陪审率100%;开通阎良法院官方微信平台,建成了“两微一站”相融合的司法公开渠道,发布官方微博信息6900余条,微博粉丝量突破万人,被省高院评为“十佳官方微博”。在西北地区基层法院率先实现微博视频直播,微博排名进入陕西政务微博十强,单周影响力位居全国第三;网站信息发布量在全国基层法院名列第五,点击量进入百强。
2016年新年伊始,阎良法院再传佳讯,在全省法院信息工作先进集体评选活动中,该院因信息工作业绩突出,被陕西高院授予 “全省法院信息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而在此前,该院已被西安中院评为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法院的那些年轻人”系列报道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新闻宣传优秀作品奖”,累计5人次受到省市法院及区宣传部门表彰,年度宣传工作屡创佳绩,唱响了政法宣传工作主旋律,传递了政法工作正能量。
在院党组的领导与全院信息人员的努力下,阎良法院初步建成了集普法宣传、形象展示、便民利民服务于一体的媒体平台,及时发布审结的典型案例,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积极报道法官司法为民的先进事迹,树立法官清正、法院清廉、司法清明的形象;及时发布便民利民法律信息,减少群众因信息闭塞造成的来回奔波。
李社武院长表示,阎良法院将进一步完善媒体传播体系,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做好“互联网+”时代的法院司法宣传工作,助推法院工作科学发展,服务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关键词:“回应”
延伸审判工作职能,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2015年6月20日,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丁某从医院病床上打来电话请求立案,引起了阎良法院立案庭法官的重视。原来,家住阎良区武屯镇的丁某已是84岁高龄,因一起法定继承纠纷欲到阎良法院申请执行,但老太太年事过高,行动不便,近日,旧病复发还住进了医院。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案庭及时启动上门立案服务工作机制,前往老人就医的武屯镇中心医院。在听取老人的诉求后,法官就申请执行的相关法律规定向丁某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现场办理了立案手续,短短几分钟时间就完成了所有程序。老太太感激地说道:“真的是很感谢法院的同志呀,原来以为我们这种情况立案会很麻烦,没想到这么简单就完成了。”
此事并非个案,对于这类诉讼当事人行动不便、年事已高的案件,阎良法院都尽可能为当事人提供方便,不仅提供上门立案、预约立案服务,并在审判、执行过程中开通绿色通道,真正把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落实到实处。
去年以来,该院以立案登记制改革为契机,完成了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增设律师服务岗、建立诉讼担保联系渠道,不断加强诉前调解力度,处理纠纷43件,促进了矛盾的快速化解;上门立案6件,网上预约立案7件,电话预约立案43件,方便了群众诉讼。加大司法救助力度,救助特困刑事被害人、申请执行人15名,发放救助金26万元;对10起案件的当事人减、缓、免缴诉讼费用3.3万元。针对行动不便的当事人,阎良法院大力开展巡回审判,用法官多跑腿,换来群众少折腾,以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承诺。
该院持续推进法官服务站工作,建成了“院为中心、站有法官、领导包站、法官包点”的网格式三级法律服务网络,法官干警定期进村入户化解矛盾,开展巡回审理,接受法律咨询,为全区群众、企业等提供了便捷的法律服务。探索出的“1+1+1”调解模式,提升了调解的成功率,增强了群众对司法调解的认同感;根据案件特点及时发出司法建议,弥补了企业生产经营及劳务用工方面的纰漏。调解的困扰企业及基地管委会七年之久的某承建商与航空基地某企业建筑合同纠纷案件,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了管委会正常工作秩序,得到了区委书记王凤萍的肯定;为辖区民营企业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受到了区长王育选的批示表扬。
把法律“五进”工作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深入推进,他们把法律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让法制内容更接地气。
12月9日,凤凰路社区的群众们就切身感受到了阎良法院贴心的送法上门活动。干警们为群众精心准备了图文并茂的法律常识手册,并以“我们身边的安全”为主题,分“财产安全”与“人身安全”两个板块,向群众讲授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涵盖了交通事故、非法集资、物业纠纷、相邻关系多个方面。讲解中,法官将枯燥的法律知识与鲜活的案例相结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破除群众中常见的“法律盲区”,这样“接地气”的普法课,让群众零距离感受到了法律的“温度”,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社区群众纷纷热情点赞。
关键词:“队建”
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服务水平
在抓好审判、执行工作的同时,阎良法院以加强队伍建设、狠抓精细化管理为重点,着力打造人民法院公正高效、亲民便民、廉洁文明、严肃庄重的良好司法形象,让党委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他们从审判实际出发谋划党建工作,将支部建设贯穿在审判第一线,以党建促队建,推动了法院工作的科学发展,实现了法院、法官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为了充分发挥党建政治教育作用,阎良法院在党组的领导下,党总支、各党支部、工会、团支部“各显神通”,大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结合法院实际,开展“两学一读”活动,通过法官讲坛、辩论赛、演讲赛、读书交流和征文比赛等活动,提高干警司法能力,着力克服“本领恐慌”。举办 “法官讲坛”,让“法官教法官”成为一张教育培训的名片;通过“践行三严三实,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法官”主题演讲比赛,展示法院党员干警的良好风采;开通党建微信群,利用微信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等特点,通过 “微信党支部”,将微型党课搬上微信,让党员上党课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对于党风廉政教育,该院更是常抓不懈,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照省市法院要求,以开展“司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为载体,开展司法廉洁教育活动;利用全院干警大会、党组扩大会、支部学习会等平台,加强反腐倡廉和警示教育;逢节假日向干警发送廉政短信,进行廉政提醒,做到警钟长鸣;进一步加大审务督察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网上通报,限期整改。
通讯员 丁琼琼 刘豪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樊华)近日,17岁西安女孩王凯歆在深圳创业并拿到1500万元融资的消息备受关注。不少西安本地的年轻人为创业是否一定要去北上广深,好产品该如何开展推广等感到困惑。为此,一场名为“西安...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