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裴磊
昨日凌晨4时35分,西安至昆明K165次列车从攀枝花站刚开出不久,列车长刘建华的对讲机里传出焦急的呼叫声:“刘车长!我是硬座15车乘务员,我们车厢有一名旅客好像要生小孩了,你赶紧过来看一下!”“好的,你先疏散围观旅客,我马上就到!”刘建华一边安排红十字救护员严歆准备急救药箱和床单被罩,一边用对讲机通知其他岗位在车内寻找医生。
5分钟后,刘建华赶到15号车车厢,看到产妇已经汗如雨下,痛苦不堪。情况紧急,刻不容缓!他立即和乘务员在座位处搭起“临时产房”,并向家属了解情况。得知产妇是19岁的彝族旅客赤黑么沙则,怀孕9个月,怀的是二胎。
这时,闻讯赶来的已经退休的原成都第四医院外科医生郭女士,带着两名女乘务员立即投入紧急接生。十分钟后,随着一声啼哭,一个头发黝黑的男婴顺利诞生了。看到“猴宝宝”诞生,刘建华便向铁路客调汇报,联系在前方站停车并做好救护准备,但产妇坚决要求到昆明再下。在向郭女士再三确认产妇和婴儿平安后,刘建华安排乘务员留在产妇身边,在郭女士的指导下细心照顾,并让餐车厨师给产妇准备了荷包蛋和红糖水。随后,又与昆明站取得联系,通知救护车在站等候。
早上9点47分,列车到达昆明车站。列车工作人员将产妇和婴儿送上了救护车。离别前,产妇家属拉着刘建华的双手连声道谢:“我会永远记住这个难忘的日子,记住K165次‘英雄列车\’上乐于助人的乘务员!”
2010年8月,西安至昆明K165次列车第二乘务组面临肆虐洪水临危不惧,迅速把全部旅客转移到安全地带,无一人伤亡。乘务组被当时的铁道部授予“抗洪抢险勇救旅客英雄列车”的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董端芳记得是上世纪70年代初,我刚结婚不久的一年春节,由于爱人远在兰州战备值班,不能探亲,我就肩负起回老家看望寡居婆母的任务。值完4个夜班,我能有三四天假回山西万荣看看。一个来回路费...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