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端)“最近几年公交规模逐步扩大,车辆数量迅速增加,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拥堵。我常年在路上驾驶公交车,明显感觉到路越来越好走了。”昨日,省人大代表、西安市公交二公司45路驾驶员安芳玲一见记者就表达了对西安市实施缓堵保畅工程的满意,“但是,随着车辆越来越多,停车难、出行难等问题还是存在。”
科学施划规范的公交专用道
“目前,西安市在城区主干道已经开通了16条、230多公里的公交专用道,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公交行车难的问题,但是由于公交专用道设置在道路最右侧的非机动车道上,受到道路条件限制,大多公交专用道与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同道混行,导致公交车辆运行效率不高,高峰时段仅为8—12公里/小时,同时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再加上个别公交车辆马路掉头,公交车道不专用、部分公交线路过长,都制约着公交运行效率。”针对此问题,安芳玲建议,可以参考国内外城市先进经验,科学施划,在西安市符合条件的道路(如二环、友谊路等道路)修建规范合理的公交专用道,设置成封闭或半封闭的专用道,“类似于厦门、银川等城市实行的快速公交系统(BRT),让公交专用道真正专用起来,也会吸引更多的乘客乘坐公交出行,减轻道路负担。”
提高非机动车和行人的文明交通意识
“现在,开车的司机还是比较遵守交通规则的。因为有严格的交规对广大司机的行为进行约束,但是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意识还是比较淡薄。”安芳玲说。
在驾驶过程中,安芳玲经常遇到逆行、闯红灯、抢道的非机动车,“很多人对交通规则的漠视程度令人担心。机动车司机闯红灯会被扣分、罚款,但对非机动车来说,他们速度快,交警不好管理,造成违反交规的成本太低了,没有一个有效的惩处措施。”
安芳玲认为,还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提高人们的文明交通意识,“文明交通不应该完全依靠法规来约束,法规是底线,生命和安全教育应该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意识。”对此,安芳玲建议,“社区、单位、学校都要加强教育,全社会应该共同想办法来提高文明交通意识。同时,也建议公交停靠站应设置站台或者港湾,让公交车、非机动车、行人能够自行其道,不与公交车混道。”
加大公交场站建设的支持力度
目前,西安市公交车辆进场率仅为42.5%,马路停放、掉头的超过3100辆。给本就拥堵的城市道路造成更大通行压力,给附近居民带来干扰,也造成公交车辆安全管理、保养维修难度加大。
“就拿万寿路来说,平时38路、313路两条线路共80多辆公交车收车后只能停靠在路边,而万寿路属于南北主干道,车流量较大,公交车停靠严重影响道路通行。”安芳玲建议继续加大对公交场站建设的支持力度,增加公交车辆入场停放比例,减少马路停放、掉头现象,缓解道路通行压力。
新闻推荐
今年西安市财政工作将做好民生保障 强化支出管理 支持供给侧改革
本报讯昨天,全市财政工作会议召开,贯彻上级有关会议精神,总结了全市去年的财政工作,研究部署了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工作。去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复杂局面,全市财政系统较好地完成...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