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创新驱动转型的碑林实践

来源:西安日报 2016-05-23 00:09   https://www.yybnet.net/

编者按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现实坐标上,发展的动力靠什么?空间在哪里?体系怎么建?

这也是面临转型发展的碑林区正在思考的问题。沿着经济发展的轨迹,碑林区与西安市科技局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等10所高校,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寻找中心城区转型发展的未来,成为城市转型、产业转型、政府转型的样板和示范。

厚植区域优势  破解发展难题

作为中心城区,碑林区在大西安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西安城市骨架的拉大和新区的扩张,曾经一马当先的碑林在现代化前进的道路上面临着诸多问题:载体空间严重不足,支柱产业商贸服务业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一批纳税大户、科研机构、优秀人才等优势资源持续外流……碑林面临优势资源空心化的挑战。这种状况下,碑林发展的出路在哪?动力在哪?

2013年1月,碑林区与西安市科技局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等10所驻区高校共同启动了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建设。起初,西安市科技局与碑林区政府每年各投入不低于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带建设。很快,碑林区政府与市科技局《加快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建设的扶持政策》22条出台,从项目资助、房租减免、高端人才引进到科技企业扶持、科技项目资助、创投基金扶持等各方面为企业提供了政策土壤。“三区一轴多园”的空间架构、五大支撑平台、六大创新产业、三大战略目标等相继提出。

三年的发展,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已然迸发了澎湃的创新活力:创新示范与带动作用日益凸显,被列入西安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一带一城”框架核心内容和《西安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实施方案》,成为西安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示范园区。

存量治理  “三区一轴多园”布局城市转型

碑林区拥有着丰厚的科研资源和产业基础。在东部,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及碑林科技产业园、陕西动漫产业平台、中国西部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等赫然在列。在中部,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长安大学为核心,分布着30余家建筑设计、工程设计单位。在西部,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以及光机所、六三一所等研究所拥有着丰富的研发资源。

于是,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因地制宜,提出了“三区一轴多园”的发展框架。三区,即东部创意设计产业聚集区、中部工程科技服务产业聚集区、西部研发服务产业聚集区。一轴即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地铁经济”的友谊路轴线。多园,即在东、中、西三大产业聚集区和辐射范围内与大学、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建的大学科技园和各类科技创业园区。

环大学创新产业带通过高校院所与地方政府合作,在高校老校区启动了西北工业大学创新科技大楼、西安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基地等7个重点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47.78万平方米,总投资15.36亿元。光机所红宝宾馆变身为1.2万平米的中科创星众创空间,碑林区机关办公大楼通过功能转化成为西安创新设计中心;在高速大厦引进了国内知名创新社区优客工场;在西部电力国际商务中心建设了创新创业特别社区……

“‘十三五\’期间,产业带将新启动10个专业园区和20个众创社区规划建设,新增载体面积100万平米,建立没有围墙的科技园区,对分布在各处的网络状园区像一个统一园区一样提供管理和服务。”产业带管委会负责人说。

科技创新  知识经济引领产业转型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如何让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中催生出更多的经济新动能呢?

“发挥校地合作机制,通过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推进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融合,培育新兴增长点,助推中心城区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跨越发展。”这是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实践。

创新机制,建设陕西省大学科技园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三权”试点,鼓励人才创新创业。环大学创新产业带正在大力推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工业大学五所省属、省部共建高校,以碑林校区为支撑,聚力设立“陕西省大学科技园”,形成区域创新网络集合,发展集成创新,形成新型园区。在合作高校集中开展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和支配权试点和科研人员评价的制度改革,推动高校建立实体技术转移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运营,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筑巢引凤,腾讯众创空间(西安)助力互联网+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引进了腾讯众创空间(西安)这个金凤凰,对接腾讯五大核心能力,搭建互联网+未来的生活体验馆、实验室,搭建创新、加速、商业、行业四种孵化器,推动“互联网+”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提升环境,搭建新型孵化器激活产业发展势能。专注于020共享办公社区建设的优客工场;由众多教育机构、孵化机构、培训机构及创就业基地组成的陕西青年创业联盟;面向创客教育的指尖新空间,面向移动端App开发的预孵化器Demo++,开放式会员制创新社区泥巴创客空间,校园众创空间闪电孵化器、交大创客汇、西工大智慧+梦工场……政府公益型、专业平台型、天使投资型、人才教育型、新型房产型的众创空间应有尽有,充分满足了企业在资金、人才、导师、营销、场地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产业森林”的目标指日可待。

集聚资源,西安设计联合会领跑创新设计。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发起成立了西安设计联合会,汇聚包括中航第一飞机研究设计院、西安交大、西工大相关设计院系以及机电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空间设计等六大方向的企业和机构近200家。以发展设计产业和培养设计人才为基础,致力于加强行业沟通协作,做强西安设计品牌,促进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与影响力。

近期,环大学创新产业带正紧锣密鼓的建设协同设计服务平台,举办陕西省“丝路·星”创新设计大赛,筹划建立三维数字化协同创新中心,实施“设计创业支持计划”、“设计英才培育计划”,筹备西安创新设计展,为大西安建设和西安丝绸之路新起点建设提供创新源泉和强大驱动力。

开放共享  全要素服务平台助推政府转型

环大学创新产业带的创新是广义创新的一次实践。特别是在校地合作,服务平台搭建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机制创新的尝试。

全要素生态圈,创新政府发展理念。在全要素的创业生态圈建设中,高校院所、专业园区、众创空间、创新型孵化器及创客组织、服务商参与其中,行业领军企业、高端人才、天使投资和创业金融交互裂变,创业文化、市场、法治、政策环境等有机体酝酿发酵,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人人都可参与,人人都可创新。

企业融合服务平台,创新政府服务模式。环大学创新产业带联合中国智慧城市领军企业神州数码,针对企业的痛点和难点,以互联网+服务的方式,聚合政府和园区服务资源、科研院所创新资源、社会公共服务资源以及市场化专业服务资源,搭建了“虚拟众创空间”。创业者可以个性化定制优质服务,实现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目前已吸纳30家服务机构、近100家创业企业和创新团队的入驻。

在全国“双创活动周”上,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在平台上向全市中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免费共发放了总价值200万的创新创业券,单张面值18800元,涵盖专利代理、法律服务、代理记账、文献检索、设计服务、云视频软终端、微OA、微CRM、收款宝等多项服务。这些创新券是用于购买创新创业服务的权益凭证。持有人在使用服务时直接就能兑现补贴。整个申领、服务、兑现过程都在平台完成,全过程公开透明。

新闻推荐

建构“公共精神”是城市治理的当务之急

杨建科当前,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失衡,社会建设滞后,不少人抱怨眼下的社会缺乏信仰、缺乏信任,没有公德、没有情义、没有精神,一切都被物化绑架。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传统墨家提倡的“非攻兼爱”被当下...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创新驱动转型的碑林实践)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