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赵晔华)“要培养一名合格的反贪干部,一般我们认为的周期为三到五年,今年是我在反贪部门工作第六年,都是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学习他们的优点,总结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说起自己的成绩,现任新城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侦查一科副科长的曹李宏很谦虚。
苦练本领屡破大案要案
上大学的时候,曹李宏学的就是法学专业,毕业后通过省公务员考试,进入渭南市白水县人民检察院工作,在反贪局历练侦查业务3年多;2011年又通过省公务员考试进入新城区人民检察院。凭着对检察事业的倾心与执着,曹李宏勤奋学习法律知识、刻苦训练和提高侦查技能,实现了从一名普通学生向检察干警的转变,成为反贪战线的一名尖兵。
在反贪战线上奋战的六年,是辛苦付出、精雕细琢的六年,也是让他茁壮成长的六年。六年来,他立办了一批特大行贿、受贿窝串案。在新城检察院,依法办理中央巡视组交办的案件1件、省纪委交办案件1件。共主办案件6件6人,协办案件5件5人,其中大案9件,要案1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900余万元。在办理中央巡视组和省纪委交办的案件中,他集中精力、直面矛盾、不厌其烦、沉着应对,经过6个月艰辛工作取得的案件办理结果,得到了省委政法委、省检察院和市检察院的充分肯定。“侦查工作的讯问是所有调查活动中的最关键环节,也是考验一个侦查人员的最高标准”,每次询问,曹李宏都像穿上铠甲的战士一样,全副武装,精神高度集中,在谈话中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和漏洞,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收集到最有用的信息。“让被调查对象从心底放弃抵抗,从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吃苦耐劳诠释检察职责
2014年12月31日,大家都在喜迎新年,而曹李宏和同事们却在询问被调查对象,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被调查对象的心理防线终于被突破了。“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们就站在大街上分析案情,整条马路上除了我们就只有保洁员在打扫卫生。”他主办的原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处驾管科科长、车管处副处长倪小昌受贿一案中,外出调查取证、询问相关人员达300余人次,整理讯问笔录几万字、书写各类法律文书几十万字,形成了31本卷宗。经过细致充分的调查取证,最终查明倪小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共受贿1724.6万元,为他人提供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这是新城区检察院建院以来,办理的数额最大的一起受贿案件。
曹李宏一直都是以认真负责用心来严格要求自己,在白水检察院办理一起案件时,一名嫌疑人挪用公款90多万元,根据掌握的线索显示嫌疑人在西安一直未归,他和同事连夜驱车赶到西安,根据车牌信息,一家一家娱乐场所的停车场仔细检查,“由于我们进入停车场只看车辆信息,都被保安当成了盗车贼”,在连续工作23个小时后将嫌疑人找到,顾不上歇息,带回院里后曹李宏又用了9个小时将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攻破,成功立办案件。
“说起反贪工作的成绩,这是一个团队的成绩,没有同事们,也没有案件的成功侦办,我只是这个团队中的一份子。”这就是曹李宏,一个用执着追求诠释检察职责的人,一个随时随地想着同事们的人,一个默默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文艳)今日,政协第十一届陕西省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将在西安开幕。这次会议有哪些不同于以往的亮点呢?记者带您先睹为快。亮点一:改进分组办法突出界别特色本次会议改进了分组讨论...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