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阳
5月27日上午,细雨纷纷下的宜君县尧生镇卫生院孙思邈中医堂里,刚从北京“学艺”归来的孙建平正在为患者针灸。“我的病人都是周边的村民,还有很多是从白水、富县、三原等地慕名而来的,因为下雨,今天患者少了很多,但我也忙碌了一早上,作为基层的医生,我深知村民对健康的渴望,我也很庆幸能有机会多次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我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更好地为村民服务,为他们缓解病痛。”孙建平告诉记者。
在宜君县棋盘镇太阳沟村的村卫生室里,64岁的老中医董文斌守候这里村民的健康已有16年。作为村医,他参加了县上、市上举行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他的愿望就是:“可以把一些中医专家治病的好方法制成碟片,让更多基层的中医大夫学习。”
“作为一名中医,我不仅去常州市中医医院交流了一年,还参加了北京中医中药大学的培训,通过专家的讲座,视野开阔了,更懂得了“大医精诚”的精髓,我把在北京学习的平衡针、腹针等技术用于临床治疗,效果都不错”,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医师王雨玉告诉记者。
近年来,商洛市以弘扬“药王”文化为引领,发展中医药事业,打响“药王”品牌,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为抓手,积极开展孙思邈中医堂建设,不断加大对中医药的支持力度,市中医药发展局以大力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为统揽,不断强化基层中医人才培养,创新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质量,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服务。
2014年,市中医药发展局对全市基层中医药实际情况进行普查,并组织全市市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机构)负责人专程赴宝鸡市陈仓区、西安市和河南南阳市等地考察学习中医工作经验。2015年至今,商洛市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举办中医骨干人才培训班四期,共207人次参加了培训。培训班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王庆国、王文元等国医大师、国内顶尖级知名专家教授授课,多层次、全方位为商洛市培养了中医药临床及管理人才。同时,商洛市还选派了30名中青年骨干人员到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常州市中医医院、西安市中医医院等上级医疗单位拜名师、学技能,始终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2015年3月以来,已举办四期市、县级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邀请到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专家授课,培训内容涵盖针灸、按摩、拔罐、刮痧、熏洗和穴位帖敷等十项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覆盖到市、县、乡、村等各个层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培训人员达870人次。同时区县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中医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人才引进办法和相关政策,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中医药人才激励机制,通过评选首届市级名中医,在媒体开设《药王养生堂》、《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等栏目,为培养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人才创造良好条件,调动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积极性。除免费培训外,还为每位培训学员配发了针灸针、刮痧板、针灸挂图和针灸模拟人等针灸理疗器材。
市中医药发展局通过实施中医药人才培养战略,极大地提升了全市中医药的服务能力,增强了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内涵,使传统的中医针灸、药蒸、推拿、按摩、理疗等中医药特色诊疗服务逐渐回归到基层,让全市群众体验到发展中医药带来的实惠。与此同时,市人社部门大力支持,提高了中医药和非药物疗法在基本医疗保险中的报销比例,使得基层医疗机构的接诊率大幅增加。广大中医人才能够把所学、所听、所感、所悟的知识,转化到为广大群众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之中,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耀州区东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前只是开展公共卫生和西医诊疗服务,选派业务人员赴北京中医药大学培训学习后,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大幅提高,从以前的日门诊人次不到20人,到现在的日门诊人次突破100人,其中针灸理疗患者就达80人,因为服务好、见效快、收费低,该中心主任郭林医师被社区群众誉为“神针”。宜君县尧生乡卫生院2015年中医诊疗人数全年为4000人次,今年仅1至5月份,中医诊疗人数已经达到了2800人次。新区下高埝乡卫生院原年门诊5000人次,该院中医骨干参加各类中医药培训以后,如今每个月门诊都突破1000人次,中医医疗人员的医技水平得到了辖区群众的认可。
市中医药发展局局长石建国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让更多群众能够享受便捷的中医药服务,商洛市将继续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办中医药专业人才培训班,开展市级基层中医适宜技术培训,通过推选市级名中医、开设名医讲堂等多种方式,为培养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人才创造良好条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使有一定中医药理论和实践基础的中青年骨干访名院、拜名师。继续开展‘西学中\’人才培养工作;重点做好乡村医生中医技能培训,使他们熟练运用‘中西\’两法,更好地为‘健康铜川\’服务。”
新闻推荐
新华社西安6月9日专电(记者付瑞霞)2016年度陕西夏粮收购即将开始,农业发展银行陕西省分行备足30亿元支持夏粮收购。陕西省农发行粮棉油处处长李成林告诉记者,该行已分三批确定了具备2016年夏粮收购贷款资格企业73户...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