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安电(记者 徐国玺)铜川作为资源型转型城市,在2016年丝博会暨西洽会上突出招商实效,坚持绿色理念,按照“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项目不签、不符合中省产业政策的项目不签、不符合铜川转型发展方向的项目不签”的“三不签”原则,对拟签约项目逐个联合审查,精挑细选,由引商引资转变为选商选资,务实招商、绿色招商,确保项目质量,为铜川深度转型注入强大活力。
根据转型需要 选商选资选产业
据了解,本届丝博会暨西洽会上铜川紧紧围绕深度转型这一主题,根据转型发展需要开展招商。突出自身转型和产业定位筛选包装重点项目,有针对性的选择企业和客商,邀请来的企业和客商主要围绕铜川主导产业展开,积极推介铜川的产业发展方向、产业政策和重点招商项目。瞄准符合铜川发展需要的重点企业和客商,集中主要精力,确保洽谈成功率。本届丝博会暨西洽会铜川共签约项目144个,涉及金额415.61亿元,涉及养生休闲、文化旅游、农业、中医药产业等多个领域,其中非资源类项目占比90%以上。这些项目都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铜川发展方向。
制定“三不签”原则 严审严查保质量
为了进一步确保签约项目质量,突出实效,保证项目能够顺利落地,尽快产生效益,市上制定了“三不签”原则,会同发改、国土、环保、住建、规划、招商等职能部门联合从多个方面对拟签约项目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对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中省产业政策和铜川转型发展方向的项目,不管投资额度多大,坚决予以取消。据统计,按照“三不签”的原则,铜川共取消拟签约项目7个,涉及金额25亿元,此举极大地提高了签约项目的“含金量”。
优化投资环境落细落实优服务
企业关注的是发展和效益,铜川在精挑细选项目的同时,全力在全市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确保签约项目迅速落地,快速实施。市上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建立项目跟踪服务机制,落实“三位一体”责任制、“周协调、月考核、季兑现”制,从机制上保障项目顺利落地实施。去年西洽会暨丝博会铜川签约项目171个,目前已有实施145个,占到签约项目的84.8%,有9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其中33个已竣工、投产或运营。
副市长李彬告诉记者,招商引资务必注重实效,不能“摊大饼”,不能患上“饥渴症”,要根据铜川转型需要,同时还要满足企业发展需要选企业选产业。铜川一直把转型需要作为招商重点,这几年签约实施的项目基本上都是非资源类项目,2015年占比80%多,今年占比90%以上,逐年递增,正是选商选资,严格把关,确保了项目质量和落地实施。目前丝博会暨西洽会的签约实施项目已经成为铜川深度转型发展的强大引擎。
新闻推荐
5月23日,跑步爱好者在城墙上跑步。当日,2016西安城墙夜跑训练营开启,百余名夜跑爱好者在13.74公里的古城墙上尽情享受运动的酣畅淋漓。新华社记者梁爱平摄...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