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硕士毕业后,任宏江就在西安文理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任教并主持科研项目。(图片由本人提供)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教学和科研哪一个都不能忽视。”自从2006年从陕师大化学教育专业硕士毕业后,任宏江就在西安文理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任教。工作十年来,他在教学上不断探索,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个人”,取得了科研和教学的双丰收。
用生活实例解释化学原理
教学特色得到学生认可
在十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任宏江先后独立承担了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结构化学》《物理化学》《应用电化学》《化工热力学》《物理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教育实习、见习、学年论文和化学专业设计性实验等实践教学活动。
“作为一名老师,教书育人是根本,化学很抽象,让学生们听得懂、喜欢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任宏江从代课之初,以让学生爱听、听得懂为目的,用很多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化学原理,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为了让学生们能很快理解抽象的概念,任宏江在平时生活中就很善于总结,哪些生活中的实例可以应用到讲课中,他就仔细记录下来,在课堂上和同学们分享。为了梳理出重点、难点,任宏江的课余时间都被备课占满了,甚至周末也不能休息。“化学课件需要制作大量的立体图,比如分子的空间结构、立体模型,都很繁琐,就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教学的同时,任宏江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担任学业指导员工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挖掘学生潜能,他所指导的一个研究团队还获得2014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由于在教学和教育实践上的不懈努力,任宏江得到了学生和同事的认可,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科研先进个人”“ 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
用耐心和专业
收获科研硕果
教学任务繁重,但任宏江从来没有放松科研工作。“试验需要大量数据采集、分析,有时候一个程序的运行甚至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得出结果,其中有一点小差错就会空等一场。”任宏江凭借着极大的耐心和专业的知识,刻苦钻研,开展了大量的应用量子化学研究工作。
其中,三类大气污染物的自由基降解反应机理的探究,是基于从量子力学微观角度出发对三类大气污染物七氟醚、地氟醚和异氟醚的降解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的计算研究,“这个项目对污染物进行降解指明了一个方向。”
任宏江还对抗癌药物硫代嘌呤互变异构现象和代谢机理进行了计算研究,系统地研究了2-硫代黄嘌呤、6-硫代鸟嘌呤、6-巯基嘌呤和黄嘌呤异构体的结构、稳定性、互变异构过程热力学和微观反应动力学反应路径,主要针对几类药物硫代嘌呤在气相和溶剂中所有可能的异构体的几何构型和互变异构反应机理进行了系统的计算研究。任宏江说:“这个项目主要是对药物活性的研究,了解其中哪些成分有抗癌作用,哪些是没有抗癌作用的。”基于这些研究方向,任宏江还在权威期刊上发表了十余篇论文。
为了开阔自己的视野,在科研上能有新想法、新做法,2014年,任宏江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在访学期间参与了“储氢材料的研究”课题,为以后科学研究夯实了基础。目前,任宏江还在为申报2017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积极做准备。记者 关颖
新闻推荐
为优秀营员颁发荣誉证书摩拟真人CS实战8月21日下午,《西安晚报》第三期小记者“铁血战士”军事夏令营圆满结营。自本报小记者军事夏令营推出以来,获得了小记者及家长的一致好评。在为...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