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来张再再靠“绷带”捆绑腹部 首席记者张宇明 实习生张敏 摄
因为经济困难和当地医疗水平的限制,用“土法”治疗肠瘘的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张再再,昨日早上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普通外科进行手术。这次手术,和她以前在当地医院的5次手术治疗间隔了14年。术后张再再将恢复正常生活。
14年间每天24小时
四层布包扎腹部
昨日,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普外科,记者见到了即将接受第六次手术的54岁患者张再再。张再再是个农村妇女,来自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因24年前的节育手术,出现了间断性肠梗阻,在当地医院接受了5次大手术。可是,病情持续恶化,出现并发症,多次病危、多次手术使得家中经济窘迫。
无奈,张再再放弃了在医院做正规治疗。回到家中,张再再经过数次实践,终于找到用当地蒿籽封堵瘘口,拿家里破布带子制成腹带,加压包扎腹部的“土办法”。
从2003年至今,张再再每天24小时,都用55根“绷带”捆绑固定着四层布包扎腹部,以防止排泄物、体液从肠瘘口流出。
每天3次换敷料
仍坚强乐观面对生活
谁能想象这个患者14年的痛苦?记者昨日在医院看见,张再再用的“绷带”质量不一,有麻绳、丝巾、布带,14年来,张再再对这55根“绷带”的捆绑顺序已是轻车熟路。
“这病不勤快收拾,体液、排泄物就会弄得浑身臭脏,所以每天3次坚持换敷料洗布带子,用热水擦拭身体。这些年日子过得非常痛苦,但我还是想好好活着。”张再再说。
当记者问到十几年来她依靠什么坚持活下来,张再再说:“我还有两个孙子和两个外孙,他们那么小,需要我照顾,为了他们,我必须活下来。”
在记者与张再再的交流过程中,丝毫没有感受到消极悲观,反而被她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感动。
医院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术后她将恢复正常
此次张再再慕名来到西安,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加上张再再之前在当地医院的治疗,这已经是她的第六次手术。
因张再再有多次手术病史,腹腔里粘连严重,解剖结构不清楚,增加组织分离困难,且因长期用布带加压捆绑腹部,腹腔容积比常人小了很多,腹腔内管道变细、部分萎缩,同时腹壁缺损较大,肠瘘口外翻,这些都给这次手术增加了难度和不确定性。
针对这些难题,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普外科杜锡林医生团队,多次组织相关学科会诊讨论,就术前准备、术中突发状况应对及术后治疗都一一制定了措施。“此次手术难度不小,突破点就在于对严重粘连小肠的剥离。我们医护团队已经准备好多种手术方案,以保证手术质量。”杜锡林教授说。
昨日早上,在3个小时的紧张等待后,张再再的手术顺利完成。据了解,术后她将恢复正常生活。 记者张黎娜 实习生王恬
新闻推荐
你还以为糖尿病只有中老年人才易患吗?近年来,糖尿病低龄化问题不容忽视。西安市儿童医院专家表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总希望孩子多吃点、吃好点,让孩子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殊不知为儿...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