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三星电子产业园资料图片
从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来看,陕西新兴产业成为经济新常态下陕西发展的新引擎。“要继续实现中高速增长,陕西必须摆脱固守传统产业的观念。”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赵守国认为,“陕西‘十三五’经济将以新兴产业为主导,意味着‘十三五\’期间将继续加大新兴产业的增量。”
今年上半年,陕西新兴产业增速“抢眼球”:节能环保产业增长21.6%;新能源产业增长1.4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7.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2.7%……新兴产业成为经济新常态下陕西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新兴产业成陕西发展新引擎
在《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达到15%和45%。
与此同时,“十三五”期间,陕西将重点培育打造14个大产业,使其成为陕西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由传统产业主导转变为新兴产业为主导。
而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表示,西安是著名的老工业基地,最大的优势是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后这里将建成国家级的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工业最强、层次最高的装备制造城市。
事实上,在新兴产业的布局上,陕西一直在行动。在智能终端方面,陕西将着重打造整条手机产业链,使陕西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陕西正在建立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建设服务高端制造业的工业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示范基地,以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
7月1日,总投资10亿元的中兴微电子无晶圆设计工厂项目落户西安。这一项目的正式落地,不仅将改变陕西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缺乏龙头带动的局面,还将发展形成百亿甚至千亿元的产业集群。随着一批世界级企业项目落户陕西,以大数据、高端芯片、新能源等行业为代表的“新经济”体系正日渐成型,新兴产业在陕西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大西安经济为啥好一些?
新舟700飞机项目落户西安,计划2017年首飞、2019年交付用户;高新区形成了半导体、智能终端、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医药四大“千亿产业集群”……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西安传统产业发力,新兴产业强劲引领,经济持续发力。
“在陕西‘十三五‘规划中,打造关中城市群被明确提出。陕西构建的是以西安为核心、宝鸡为副中心,历史和现代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城市群。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与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等重大机遇中,西安应着力把高端化、高技术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张宝通说。
事实上,西安以中兴西安基地等为代表的新兴制造业蓬勃发展。汽车领域是西安优势产业的代表,近年来,汽车产业有物联网、大数据、新能源、车联网等一系列创新元素的融入,加速了产业链的延伸,使产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大幅提升。据统计,西安规模以上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企业法人单位数超400家,居全省首位。进入西安的外商投资企业(法人企业)已超过1000户,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00多家已在西安落户。
加大体量比速度更重要
2015年,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额2529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2.8%,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增长20.9%,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12.9个百分点。
“因为新兴产业失败的概率非常高,所以从全省的数据上看起来新兴产量的增速不小,但是因为其体量太小,还不足以成为支撑经济的转型,真正好的企业还是太少。”赵守国感叹。
是什么制约企业在新兴产业上的发展?一个从事新材料的老板抱怨,除了体制上的一些问题,从事新兴产业本身就投资非常大,货款拖欠影响正常运转,企业不堪重负。另外,生产出来的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技术瓶颈未突破等问题,虽然老板们也愿意去改造升级,但由于市场预期不佳、企业经营困难等原因,科技活动投资有限。
事实上,无论是支撑产业升级的自主研发,还是鼓励创新的服务举措,陕西也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针对这些问题,陕西为鼓励新兴产业持续发力,在资金上予以重点倾斜,围绕产业链、重点项目和集约集群,成立省工业品配套办公室,统筹推进配套协作,组织省内汽车配套企业与宝鸡吉利、陕汽等整车企业进行对接,支持三星电池上下游配套等工作。
为了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陕西紧抓创新驱动,加快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建设,推进无人机系统、陶瓷基复合材料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推广西安光机所、西北有色院模式,支持科研院所转制转型,开展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和股权激励试点。
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版图
以西安为核心,关中成为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西安规模以上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企业法人单位数超400家,居全省首位;咸阳、宝鸡、渭南三市企业合计超400家。关中地区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占到了全省70%,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聚集地。陕南、陕北则以汉中、榆林为中心带动发展。
关中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亮点纷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省会城市西安集聚,三户龙头企业中国联合通信陕西分公司、中国电信陕西分公司、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公司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占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收入的31%。随着2014年三星芯片项目落户西安,将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的增长极。
在宝鸡,新材料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收入在全省居第三位。以宝钛集团为引领的16户钛金属制品企业,实现新材料产品收入65亿元,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的25%。咸阳市生物产业收入在全省居第二位,以步长制药、东泰制药、君寿堂制药为首,三户龙头企业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占全省生物产业的9.7%。
陕南地区以生物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为主。陕南生物产业以必康制药、白云制药、陕西医药控股集团江兴医化科技有限公司为引领的25户制药企业,实现生物产业收入51.1亿元,占全省生物产业10.3%。
陕北地区产业发展相对单一。在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北元化工的引领下,榆林市新材料产业相对集聚,区位熵值为1.8,产业规模居全省第四位,占15.6%。 据《陕西日报》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王媛实习生邢亚军)昨日,西安市教育局召开全市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会议。西安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颖科指出,要突出工作重点,着力抓好社会反映集中的有偿补课、择校生、超标...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