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老木匠手工造马车 历时三个多月 不用一颗钉全为榫卯结构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16-10-21 00:00   https://www.yybnet.net/

????造好的马车成了村里的稀罕物????本报记者李宗华摄

它曾出现在《白鹿原》中,白嘉轩坐着它,娶过七房女人;它也曾出现在《红高粱》中,余占鳌坐着它穿过高粱地,马鞭一响,神气十足。如今你以为现实生活中可能很难再见到这样的老式马车了。先别急,就在白鹿原上,木匠老姚用了3个多月,复原出了这架马车。

昨天下午,西安白鹿原上的狄寨南大康村,柿子树下,风轻云淡,村里不少人赶来,想一睹马车的风采。

马车近1米5高,两个大轱辘上箍着铁圈。“当年娶媳妇,马车上挂着红绸缎,前面两匹马拉着,神气得很。”村里一位大爷凑到跟前,像是欣赏一件艺术品,“好家伙,逼真得很。”然后,一阵大笑。

在这个典型的关中农村,但凡上年纪的人,对马车都再熟悉不过。大家说,马车是过去主要的交通工具,拉粪拉粮拉麦子,谁家都离不开它。

老姚67岁,父亲就是木匠。复原马车的想法,萌发于今年7月。当了一辈子木匠,老姚希望通过做一件实物,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农耕文化,了解祖辈父辈们生活的艰辛。

其实,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三轮车的逐渐普及,这样的木轱辘马车已经消失了。老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保证复原的真实性。“有的是看书查资料,参考一些旧照片,有的是靠个人记忆。”儿子姚东博说,复原这么大的马车,考验的不仅是手艺人的耐心、经验,更是技术,“你可以仔细看看,没有用一颗钉子。”这种榫卯组合的结构,正是中国传统手工的重要组成,它的巧妙处在于,所有木头与木头的连接处,都采用凹凸结合,高与低、长与短,互相支撑,彼此受力,磨合时间越久,越紧凑。

老姚说,一辆马车的载重最多时超过1吨,如果用钉子钉,很容易导致车身变形,甚至压垮。

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为了真实再现木轱辘大车的全貌,他专门在铁匠铺订做了大车的铁环、铁钩等,仅所需的杨木、槐木等硬木料,就有一方多。最难的是做车轱辘。每个车轱辘的直径达1.35米,由18根辐条和108个铆钉支撑,“因为是榫卯结构,你必须要精确计算出每根辐条的角度,稍微差一点,就不能和车辕吻合,圆就变形了。”老姚得意地告诉记者,这辆马车长4.6米,宽1.3米,高1.4米,仅一个轱辘就有100多斤重,不仅可以观赏、收藏,也可以使用。

老姚觉得自己一生经历虽然丰富,可是真正值得骄傲的作品并不多,这辆马车有年代感,有文化传承,算是可以引以为傲的。夕阳西下,老伴端坐车上,老姚斜跨车辕,悠闲地吹起了笛子。他说,等将来配上合适的牲口,打算带上老伴,也来个“自驾游”!

本报记者宋雨

新闻推荐

塑国际化街区新风貌老城根Gpark“开街”

10月23日,中国“一带一路”国际特色商业文化街区开街暨授牌仪式,在老城根Gpark街区举行。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会长宣春雷、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主任韩健徽,西安市、莲湖区两级政府...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如诗如画的秋2016-10-30 00:00
评论:(老木匠手工造马车 历时三个多月 不用一颗钉全为榫卯结构)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