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东城“警鹰”乔煜的故事(五)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17-08-25 01:46   https://www.yybnet.net/

乔煜(右一)和同事走访棚户区

在六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乔煜为老人们下厨

新闻提示

鹰者,翱翔于蓝天,盘旋于山涧,搏击长空,坚韧而无畏。

“警鹰”者,谐音为“精英”,他们脚踏泥泞,俯首躬行,打击罪犯,奋不顾身,是真正的侠之大者。

是的,我们的日子在大多数时候,总是平和、平常、平静的,因此,太多的人在这样的日子里,也是平凡的。

但是,生活中又总有不平静出现,有突如其来的灾难、变故、危急。这个时候,在应急抢险的队伍里,一定有人民警察。他们的勇气让犯罪分子胆寒,正是有这样的人,我们的生活才能静好、安稳。

连日来的采访,从乔煜工作过的社区到他曾救助的群众,再到他每天最平常的工作场景,乔煜为什么受到老百姓深深热爱?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他忠实地履行了为辖区群众提供安全的职责,履行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

“小乔有大义”

“没有乔煜,就没有我的今天。”昨天中午12点,西安纺织城纺三路上,王东明(化名)刚下班,找了一个馆子吃午饭。

王东明52岁,是可以当作乔煜“叔叔辈”的人,“你看我现在,有工作,有单位,每月还有3000多元工资。”他似乎还有些不好意思,“过去呀,我活得就像‘过街老鼠\’。”

和乔煜认识,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当时,乔煜接到报警,纺织城一个社区有人打架,他到现场处警。

打架的人正是王东明。“乔煜年轻啊,长得白白净净的,我当时还挺横的,心里不服气。”在场的很多人都盯着这位看着身单力薄的民警。

也有人偷偷告诉乔煜,“这个人不好惹,没有工作,好吃懒做,就是一个无赖。”这句话深深刺痛了乔煜的心,“正气不能让邪气给压下去,要怕我就不干警察。”

在进行了大量走访调查,完善了证据之后,王东明被治安拘留了。在押送王东明去看守所的路上,乔煜给他撂下一句话,“拘留你5天,出来后到派出所找我,我叫乔煜。”

连王东明都有些纳闷,“我当时根本不相信。”果然,被治安拘留了5天后,王东明出来了,他去派出所找乔煜,“想看看这个年轻人,到底有啥手段?”

事实上,在对王东明走访的过程中,乔煜对他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是陕南人,之前在工厂里上班,因为偷东西,被单位开除了。

后来到了西安,先后干过一些临时工,但因为脾气爆、性子烈、爱滋事,一直没有正当工作。再后来,妻子下岗,儿子上学,一家人过得很拮据。

乔煜与王东明进行了好几次推心置腹的谈话,终于,王东明被感动了,他戒烟戒酒,甚至每天都会主动打扫小区的卫生,像变了个人一样。

“王东明这个人蛮讲义气的,这么多年来,因为没有工作,再加上周围人的歧视,他本人的心理负担也很重。”乔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要解决王东明一时的困难,还得从根源上帮助这个人转变思想,帮助这个家庭。

他给王东明找了一份工作,一来可以改善这家人的生活状况,二来可以让王东明逐渐融入社会,他甚至出面帮忙,给王东明的儿子联系学校。

现在,一切回到了正轨,乔煜对这件事的处理方法,也赢得了很多居民的称赞。“小乔有大义。”王东明说,这几年来乔煜对他的帮助,改变了他对人民警察的很多看法,“他绝对是出类拔萃的警察。”

乔煜与他的“粉丝团”

对乔煜刮目相看的,还有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保卫科科长巩正利。

巩正利当过兵,复员后到了医院,干事雷厉风行,对下属要求极严。作为这里的片警,乔煜与巩正利的交往,属于工作范畴,除了业务指导和具体案件,接触并不多。“乔煜和我的孩子是同龄人,我没必要说一些奉承他的话,平心而论,能把警察的工作干到这一步,我打心眼里佩服。”

今年3月1日,西安警方“户籍新政”实施,一些高级人才、专业人才落户西安有了更宽松的政策。医院不少医生、专家等职工找到保卫科,咨询具体办理的程序,一时间呈“井喷”状。

巩正利找到乔煜,希望这个年轻的片警能来一趟医院,做一次集中讲解。“乔煜不仅来了,还带了一位户籍民警现场办公,我们的职工连派出所都不用去。”这件事,让巩正利至今念念不忘,“到现在,50多位职工顺利落户,可以说这并不属于乔煜一个片警的范畴,但是只要群众有困难找他,他就没有袖手旁观过。”

今年7月10日下午1点多,有小偷在医院作案,被保卫科抓获后,乔煜通过调查、询问、取证,连续工作,在当天深夜11点多将小偷刑拘,工作效率之快,让巩正利在乔煜身上看到了实干精神。事后,他给乔煜发微信,写了一首打油诗,表示感谢:乔煜警长真厉害,依法办案速度快。打击犯罪扬正气,警察乔煜高大帅。“诗写得不好,但是感情是真实的,是我们医院所有医护人员的共鸣。”

从2010年进入公安灞桥分局纺织城派出所至今,乔煜身上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了。72岁的退休工人王粉娥,和辖区不少人自发组成了“乔煜粉丝团”,他接受的感谢信、锦旗数不胜数。

六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谭晓红说,服务站每天有150多人吃饭,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年龄最大的93岁,“一个人说你好,容易,但是150多个人都说你好,这不容易。”

从服务站建立至今,每逢节假日乔煜都会来到这里,和老人们一起过节日。他没有一点架子,厨艺也不错,每次来都会亲自下厨给大家炒菜。

今年6月30月,在公安灞桥分局的主题党日活动上,载誉归来的两位“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乔煜、王排高擎鲜红的党旗,与分局的全体民警一起,重温入党誓词。

“乔煜和王排的事迹,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嘱托,也激励着我们每一位公安民警,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西安市灞桥区政协副主席、公安灞桥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毅刚说,在乔煜、王排身上,更鲜明地体现着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鲜明地体现着法律的尊严、正义的力量和职业的操守,更鲜明地体现着人民警察满怀爱民之心、恪尽爱民之责的奉献精神。

采访手记 “乔煜们”留下的课题

处暑过后,秋意便开始浓了。驱车向灞桥,窗外是连绵不绝的蓝天白云,这个时候,就会想起一句诗: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用“鹰”来比喻人民警察,意在表现他们身上的忠诚信念、担当精神、英雄气概。他们翱翔长天,守卫着这片土地,守卫着万家灯火平安夜,换来人间自由天。

从“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乔煜、王排,到“全省优秀民警”李二鹏,公安灞桥分局先后涌现出来的这些英模代表,并非偶然。

“乔煜们”的事迹,有口皆碑,广为传颂,引发我们思考的是:究竟是什么土壤培养出了具有崇高道德情操和职业精神的英模群体?

走进他们的故事,某种程度上就是走进这些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的群体们的故事。每一个危险的姿势、每一次生死的选择、每一段温热的柔情,从中不难窥见他们的共同选择: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这是一种选择,更是人民警察的职责担当和政治本色。

这种职责担当和政治本色的形成,与公安灞桥分局党委推进公安改革,“打造灞桥公安铁军”的建警理念密切相关,敬业是“铁”,担当是“铁”,忠诚是“铁”,实干是“铁”,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真实写照。

“乔煜们”的故事是一个标杆,向我们昭示了一个方向:只有专心地尽警察本分,身体力行乔煜所说的“职业良知”,才有可能成为好警察。

文/图首席记者宋雨 本报记者晁阳

追赶超越记者走基层系列报道

新闻推荐

西安出台细则 推动煤炭削减替代工作 10月底前基本实现无煤化

记者8月22日从西安市政府获悉,为进一步推动全市煤炭削减替代工作,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西安市出台了2017年煤炭削减替代工作实施细则。2017年10月31日前,确保建成区内基本实现无煤化。实施细则确定...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东城“警鹰”乔煜的故事(五))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