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辉)昨日,本报《明察暗访看民生·问水》栏目曝光了灞河东岸0号橡胶坝与货运铁路桥之间的排污管道,将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灞河的问题。消息见报后,国际港务区管委会高度重视,领导班子迅速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河段各级河长赶赴现场实地勘查,并召开会议,针对曝光问题研究部署整改措施。
经查,该排污口为西航花园小区生活污水排污口,主要收集西航花园小区及迎宾大道沿线生活污水。西航花园小区建设有1座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约为4800吨/日,并经环保检查达标后排入灞河。8月24日上午,对污水处理站运行情况及运行台账进行检查发现,台账中记录“8月22日11时,进水口提升泵故障”,造成污水处理站进水口污水无法提升处理,进水口蓄水池污水积满后,通过溢流口直排灞河。
截至昨日16时,西航花园小区污水处理站已恢复运行。针对污水处理站停运未向环保部门报备的问题,已立案调查,并对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罚。
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在给本报的回复中表示,将举一反三、加强管理。按照“河长制”相关工作要求,以此为鉴,责令建设局加强建设工作,市容环保局加强监测工作,明确规定每半个月监测一次,并不定时进行抽检,及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为彻底解决园区污水处理能力不达标问题,国际港务区统筹安排,一是在迎宾大道建设1处地埋式污水处理站——杏园污水处理站,对迎宾大道沿线污水进行处理,以减轻西航花园污水处理站处理压力;目前该处理站已经基本建成,投运后日处理能力为300吨。二是加快推进西安市第十一污水处理厂投运工作,为彻底解决灞河排污问题,去年即制定了西航花园污水处理站至西安市第十一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施工方案并启动沿线2.4公里的征地工作,2017年6月完成征地开始进场施工,预计今年12月全线贯通后,国际港务区污水处理能力将大大增强,区域内全部污水都可得到及时处理。
新闻推荐
70岁老人刘碧霞和老伴在她生日当天签署了角膜捐献志愿书及遗体捐赠志愿书。首席记者王健摄本报讯(记者张黎娜)“人死后什么都没有了,捐献眼角膜还能帮助有需要的人重见光明,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