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孩子到了青春期 家长只能无力吐槽吗?

来源:华商报 2017-09-04 01:54   https://www.yybnet.net/

“我家孩子懒,学习不主动,缺乏自律,上中学了学习还得要人监督……”“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做事拖拖拉拉,好像是给我学习,做作业多一道题都不做,考前偷懒不复习”“孩子上中学后,注重打扮了,是不是早恋了啊”……相信类似的吐槽和担忧,不少家长都有过。

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只能无力吐槽吗?NO!又到新学年,快看看几位资深家庭教育人士如何支招。

青春期为啥不再那么听话?孩子不再以绝对眼光去看事情

前不久,新东方前途出国留学家庭预备营负责人刘雅春来西安,与家长们分享了她对青春期教育的看法。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刘雅春从事教育行业已十多年,在“如何帮助青春期孩子在学习中不断成长”的主题讲座中,刘雅春指出,国际上把10-25岁定义为青春期,10-13岁为青春期早期,13-18岁为青春期中期。

为什么家长会觉得这个时期的孩子叛逆不再听话了呢?刘雅春认为,除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外,他们在认知层面上有了很大变化,表现在自我主义和相对主义上。

刘雅春分析说:“家长若发现孩子开始注重外表,其实不一定就是早恋,这是他自我意识的表现,而相对主义则是孩子不再以绝对性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这是我们给他们戴上叛逆帽子的根源。当我们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他们时,他们听不进去,这是孩子认知发展的需要,当孩子质疑你时,你不能再专制,你可以问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你会发现他们的言辞一套一套的,甚至有时候你都说不过他们。”

青春期孩子有什么样的特点?情绪容易两极化:抑郁和兴奋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心理健康老师陈静表示,青春期的孩子有这样一些特点,首先,从思维层面上说,进入青春期,他们的抽象思维会增强,有了更强的批判能力,所以他们会对成年人的说法有一些质疑,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怎么不听话了啊开始叛逆了等,其实这是个很正常的过程。

第二个特点是他们的情绪会变得深刻,比如小学时孩子如果受到一些伤害容易遗忘,但是到了青春期后,孩子会在情感上更深刻,不会那么容易遗忘,同时他的体验也更为深刻,而且会比较容易两极化,即抑郁和兴奋,他们会因为一些大事或小事很容易陷入情绪的低谷,出现青春期抑郁。第三个特点是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增强,更希望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更希望得到认可和关注,更需要有自己的空间。第四,他们对同伴的需求会增强,会非常在意与同学的相处以及同学是不是认可他,会更多倾向于把自己的事情告诉同伴、朋友而不是家长。同时,青春期的孩子会在乎友谊,尤其是在初中,友谊会占很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们会从同伴交往中获得很多东西,比如自我感的增强,认可和关注等。

对于青春期孩子不再像小学时那么粘人,刘雅春表示,这是他们情感自主的表现,并有了行为的决策权,自己决定一些事情。“青春期的孩子心理需求越来越像成年人,有更多的自主和自尊的需求。”

家长怎么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理性撤退”,和孩子一起完成独立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西安大唐补习学校心理督导室主任李重佐表示,家长在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时,要执行“理性撤退”原则。因为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自我”体验和感受前所未有地清醒,进入到了“心理断乳”期。

李重佐指出,从心理层面,孩子开始与家庭以及父母进行分离。因此,他身上就会越来越多地出现不听话现象,表现出独处意愿等。而父母之所以要“理性撤退”,可不是还权于孩子这般简单。在中国式教育中,家长对孩子从小到大实行的是“包办制”,从生活到学业再到就业等,这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更是一种替代。家长替代了孩子本应面对的困难,替代了孩子本应承担的责任等。

“父母的种种替代对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的心理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诸如“我家孩子什么都好,就是自觉性差,自主性差”等,正是因为家长替孩子操心,帮助孩子上心,渐渐地孩子就有了凡事有父母,我又何必出面的心理与行为。所以,青春期的孩子处于身心成长为独立个体的关键时期,父母要渐行渐隐(理性撤退)地帮助孩子完成这个独立过程。”

李重佐说,正如许多家长感叹的,现在的孩子都没怎么吃过苦。确实,尽管学业与升学压力都很大,但大部分孩子却只经历了“累”。因为,当孩子出现停滞不前的时候,家长就会使尽浑身解数来帮助孩子、督促孩子。同时,孩子在这种无微不至的“无责保护”中,不但没有学会面对与承担,反而形成了条件反射式的责任逃避机制。

因此,李重佐建议家庭教育尤其要注重孩子抗挫折的能力。青春期的孩子精力旺盛,探索欲望强烈,时常会闯出一些“祸事”,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沟通交流,鼓励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让孩子在身心转变的关键期培养起真正的独立自主性。

孩子上中学要不要督促学习?

家长得跟娃商量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不知道怎么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和沟通,孩子上了中学后还要不要督促其学习?

家长如何与青春期孩子相处?

陈静指出,其实,不论哪个年龄段的孩子,家长与孩子之间主要是相处和教育,更多的是相处,即一起度过比较愉快的生活,另一部分才是教育孩子。

陈静指出,很多家长有一个误区,就是把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时间都用来教育孩子,这是比较麻烦的。其实家长不用随时随刻教育孩子,有的孩子放学不愿回家就是他们不愿时时刻刻被教育;而且时时刻刻教育孩子,家长也很难把握度和方式,家长经常在发泄情绪。

跟孩子相处,家长要尊重孩子,性格培养很重要,需要方式、方法,比如负责任,自己做错自己要承担后果,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让孩子去做。

如何督促孩子学习?

陈静说:“碰到很多初中生的家长还停留在“我给你一些建议,你得按这个去做,比如你要在早上6点起来背英语”这种模式,孩子经常在家长的督促中学习,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其实,在一些大的方面,家长可以跟孩子协商,比如考前的复习,共同协商制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复习方式,可以问孩子需不需要父母来督促,要不要检查,甚至惩罚和奖励的办法都可以协商。可能有的家长说他不愿意跟我商量,那可能是亲子沟通环节有问题,沟通不是我说你听,而是让对方说出自己的想法。倾听孩子的心声,即便孩子的语言带有情绪化。然后再提出自己的建议,双方再商量可以接受的东西。”

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要不要放手?

刘雅春支招,家长也不能完全放手,要抓大放小,预先限制,给孩子选择的范围,对孩子的选择表示赞赏,“最好与孩子有约定,让孩子尝试自己去完成一些事情”。

关于有些孩子考试前不复习而是“偷懒”娱乐,刘雅春认为,不是孩子不愿努力,而是孩子不敢面对万一经过努力还是不够好这样一个结果。家长对孩子期望不要过高。关于孩子自律,刘雅春表示自律更多靠习惯来养成,小时候就要建立规则。“当孩子犯错,家长不要以言语羞辱他,别说“看我说的吧”,孩子更希望你接纳他,家长切忌暴跳如雷声嘶力竭,因为他记不住你讲了什么,只记得你的高分贝和生气的样子”。本组稿件由华商报记者 耿艳红 采写

新闻推荐

琴行关门 数十家长要退费

3日上午,星空琴行大门紧闭华商报记者张杰摄华商报讯(记者张成龙摄影张杰)近日,网传全国各地多家星空琴行关门停业,西安曲江龙湖星悦荟的门店也出现关门停业问题。去年6月份,市民李女士在星空琴行曲江龙...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孩子到了青春期 家长只能无力吐槽吗?)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