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以后就是我的‘银行\’了,现在已经开始发电了,我也算有稳定的收入了。”9月1日,53岁的杨广生站在自家5.4千瓦的太阳能光伏板前,指着房顶上成片的蓝色,心中充满感激之情。
临潼区小金村53岁的贫困户杨广生慢性病缠身,已经基本丧失劳动能力。2016年唯一的儿子突然病故,两个正在上学的孙子也无人照顾,家中经济来源全靠女儿和儿媳打工支撑,直到临潼的扶贫干部熊浩出现,才让这个家有了转机。
“你看,这院里的灶房、水池、浴池,还有这门楼都是熊浩筹钱帮忙盖的,花了4万多元呢,这个人情我这辈子恐怕也还不起啊!”杨广生说。
熊浩来杨家了解情况后,第三天便找来了施工队,给杨广生在院子里盖了一间灶房。由于小金村地处旱塬,水资源相对匮乏,全家吃水不便,熊浩又筹钱给老人在院里修建了一个蓄水池和浴室,彻底解决了杨家用水难的问题,前前后后大约用了23天,呈现在眼前的已是崭新的门楼、整洁的院落、干净的房间,处处充满生机。
除了帮杨家改善生活条件,熊浩还向街道办递交了临时救助申请,并前往区民政局咨询办理,最终为老人争取到了6000元的临时救助金,同时也向村委会、街道办提交了杨广生一家三口的低保申请,今年6月份开始,爷孙三人每月可领取930元低保金。几个月下来,孩子们有了宽敞的书桌、明亮的台灯、齐全的学习用具和课外书籍,还多了几套新衣服;老人身上穿的里里外外也换了个遍。
在熊浩看来,对杨家的帮扶工作难题就是劳动力的短缺,找准了问题,他很快就找到了破解妙招。杨广生家里共有8.8亩土地,其中3.3亩用于育苗,其余均流转给了村里的合作社去种植花椒,合作社收益后按期给老人分红。同时,他跟老人商量后送来了20只鸡让老人养着,下的蛋也成了熊浩朋友圈的热销货。熊浩说:“我的朋友们得知杨叔家里的情况,都争着抢着要出点力,这光伏板就是我朋友免费给杨叔安装的,这一年下来老人可以收入6000多元呢。杨家早日脱贫,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首席记者张佳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晓军)近日,西安碑林警方根据群众举报,经过刑侦科技手段,破获了假冒国家公职人员系列诈骗案,涉案价值10万余元。自去年以来,碑林区各派出所陆续接到辖区商户报警称,被一位自称工商(城管)人员的...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