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靖峰
8月29日,位于临潼区的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西安分院C301环形教室坐满了70名统一着装的学员。这些学员是陕煤集团各分(子)公司的中坚力量,在接受为期4个月的封闭式教学之后,他们将成为陕煤思创学院的毕业生。
进入这所企业大学就读并非易事。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在众多的报名者中,只有100余人通过初选。经过紧张的笔试和面试,最终仅有70名学员取得入学资格。
这是一个富有活力的班级,学员来自陕煤集团旗下遍布各地的企业,以分(子)公司中层管理人员为主。从年龄结构来看,80后成为学员的主体。学员吴磊是陕煤长安益阳发电公司副总经理。他说:“陕煤思创学院旨在为企业发现、培养、输送人才。它是让职业生涯更进一步的好平台,能来这里就读意味着一个更好的前途。”
“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技校和培训班,陕煤思创学院以培养企业内部中级、高级管理人才为目的。”学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学院还将为企业高层出谋划策,承担政策战略导向与管理咨询的重任,成为企业决策的“智囊团”,引领并服务陕煤集团的转型升级。
在庄重的开学典礼之后,陕煤思创学院第一节课开课。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教授主讲“公司治理与国企混改”。这是时下国企改革的热点话题之一,对陕煤集团具有现实意义。不久前,该集团旗下的陕煤新型能源公司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陕西省首家员工持股的国有企业。
董事长是公司的“一把手”吗?对企业和个人来讲,自我约束靠谱吗?员工持股会有哪些风险?课堂上,高明华给在座的学员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随后,高明华以案例讲观点,一一为学员解答:董事长不是公司的“一把手”,董事长可以兼任,但总经理不行;有了健全的自我约束机制,自我约束的作用可能比外部约束大;员工持股可能产生员工对抗董事会的风险,也可能导致大范围的内幕交易。
不求理论的系统性,也不求知识的完整性,但求基本原理的实际应用——这是记者旁听陕煤思创学院开学第一课最为直观的感受。
陕煤思创学院执行院长付战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院按照“不图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组建师资队伍,不唯学历职称,注重实际效果。目前,学院与50多位高校教授达成合作意向。学院已完成教学大纲的编订,设计了经济、法律、哲学、文学和时政等6个知识模块,共22门课程,教学以课堂讲授和课后研讨为主,辅以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员独立思考的能力。
新闻推荐
近日,读者王先生准备给儿子买套婚房,他看了好多楼盘,心里却为买精装房还是毛坯房犯难。据王先生介绍,他所看中的楼盘,几乎都是品牌房企所开发的精装房,房子是不错,但每平方米至少要比毛坯房高出2000...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