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著名历史学家、百家讲坛嘉宾阎崇年带着新书《御窑千年》,来到西安嘉汇汉唐书店与广大读者共享瓷器收藏知识。作为百家讲坛的“开坛元勋”,阎崇年的人气很旺,活动现场,阎崇年为读者签名合影留念,气氛十分热烈。
活动一开始,阎崇年简单明确地为读者和文史爱好者讲了这本新书的主要内容。书中,阎崇年根据海内外重要博物馆的精美瓷器馆藏,讲述了中国古代官窑及瓷器的发展演变历史,通过个别瓷器器物的介绍,挖掘官窑瓷器背后的文化与工艺,对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值得研究的器物那么多,为何对瓷器青睐?阎崇年提到,随着年轻人与外国人交流机会的增多,如果对自己国家的一些基本文化历史常识不懂,是说不过去的。“比如说,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这个单词小写就是瓷器。外国人问你,为什么会是这样?你能跟人家解释得完整、准确吗?瓷器不是一般的盘碗碟,它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创造。原来世界上没有瓷器,历史上我们对外的友好往来,瓷器是个闪耀的名片,是我们的文化符号之一。当时中国瓷器引领整个世界的瓷器文化风尚。瓷都景德镇,‘古昌南镇也\’。瓷器销往国外,外国人不知道这种器物该叫什么,只知道来自昌南,于是就将‘昌南\’谐音作china。所以,china不仅成了瓷器的英文名,还成了中国的英文名称。而且外国人还往往会问,元朝的青花为什么是‘青花\’,而不是‘黄花\’、‘蓝花\’?很多中国人听了之后无言以对。所以,十分有必要增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文/图本报记者夏明勤
新闻推荐
昨日,在建章路派出所一间办公室里,两个装满快递的大包裹等着失主来认领华商报记者张小刚摄华商报讯(记者张小刚)9月11日,在未央区石化大道上做保洁的孟师傅捡到两个大包裹,里面装着满满的亟待送出的快...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