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 韦曲二三事

来源:西安晚报 2018-08-12 04:53   https://www.yybnet.net/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韦曲示意图(部分)

□文/图赵宗尧

我家住在城南韦曲,尽管时光已匆匆走过了60多年,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留下的记忆,却依旧有味。

在古庙里上小学

解放初,韦曲只有一所小学,全称叫韦曲乡第四中心小学校,简称“韦四小”,位于东韦村,我当年就读于该校。

学校是解放前修建的,在那贫困落后的年代里是借庙办学,解放后又沿用了三年。学校利用村里的两座不大的旧庙,将其简单收拾一下,腾出了三个大房间做教室。操场则用的是村里打麦场,平时供学生上操和开大会,夏收时做打麦场。好在那时学生不多,每个年级也就是二十人左右。因为教室短缺,一个教室坐两个年级学生,老师在一堂课里,先给一个年级上课,另一个不上课的年级学生或复习或做作业,但不得离开座位,上课时间各占一半。我就是在庙里完成了小学学业。直到1952年,学校才盖起了自己独立的校园。

尽管办学条件如此之差,但老师教学却一丝不苟,“韦四小”成了远近有名的小学。记得有一位教美术的王老师,要求很严格,对学生的美术作业,一一进行指点,凡是不认真者一律令其重画。学生既怕他但又尊敬他。以后,这位王老师被调到长安文化馆专搞美术创作,成了长安颇有名气的美术人才。还有一位教语文的孟老师,讲课语言精炼而有趣,学生都喜欢他上课。他还经常给报纸上写短小文章,有时以他的稿件为范文让学生学习,以后他做了报社记者。

西安于1949年5月20日解放后,当时巩固政权,发展生产,支援前线,就成为当时解放区的三大中心任务。王作栋是解放后派到学校的笫一任校长,是学校唯一的共产党员,也是我接受共产党教育的第一人。他提出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校宣传队演出,内容有唱歌、秧歌、活报剧等,在村里敲锣打鼓宣传人民政权好,共产党好。我参加了秧歌队,走村串巷进行表演。学校还组织了家访组,在老师带领下,走村串户,到群众家里去做好事,帮助打扫院落、抬水、干零活,与此同时了解民情,宣传搞好生产、支援前线的道理。在韦曲,一提到学校,群众都说:韦四小给咱村里办了很多好事!

在古戏楼上演戏

在韦曲街道北头路西,有一座坐北朝南的古庙,庙的前面是一个可容纳四五百人的矩形广场,广场的南端有一座古戏楼,正对着古庙的大门。此地,历来是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之地。解放后,古庙改成了公安局所在地,而广场和戏楼仍保存着。

戏楼是传统式的古建筑,颇为宏大壮观,过年过节常在此有演出,其中有农村的自乐班、锣鼓队,单位的宣传队,还有从西安来的秦腔剧团等等。韦曲人特别喜欢看秦腔,尤其是城里(西安)来的秦腔演出。记得有一个夏天晚上,西安一个剧团在戏楼演出《三滴血》,戏台上挂了两盏大气灯,台上台下照得通亮。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赶来,广场站满了人。那个年代,在农村看戏是没有座位的,大家全是站在戏台下边看,挤得水泄不通。在看戏中,遇到精彩唱段就鼓掌叫好!戏散了,人们在回家的路上,还余兴未尽,有的人一边走一边吼着秦腔。

何家营村在韦曲南约三四里,该村的鼓乐,是一种锣鼓乐和吹奏乐相结合的民间大型合奏乐,相传是源于唐宫廷宴乐的一种,在何家营村得到了传承与发展,成了远近有名的一种民间艺术。一年春节,何家营鼓乐队来到广场做了精彩表演,前来看的男女老少,人山人海,这也是我首次看到的新奇的民间大型演奏。

1950年初,我们学校接到政府通知,为宣传党的政策,要求学校组织学生在戏楼举办一次演出宣传活动。为此,学校作了动员,要求全校师生将此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于是师生们各显其能,编排了快板、合唱、活报剧、秧歌舞、小话剧,还有秦腔《穷人恨》片段等进行排练。各个节目经过反复排练,动作和台词都基本满意了,先在校内做了一次预演。其中有一个叫《参军》的小话剧,演的是父母支持儿子参军上前线的小故事,老师叫我扮演剧中参军的儿子。在戏楼演出的那一天,正是韦曲逢集的日子,所以台下看戏的人很多。这样的场面对我们这些小学生来说,心理上肯定是紧张的,老师也唯恐演员上台后忘掉台词,在幕后还安排了提词人。当轮到我上场时,一出场,就看到台下那么多人都在看着我,心里真有点紧张。但因为有人提词,又给自己壮了胆,所以,顺利地完成了我平生第一次上台演出。

这个古戏楼后来被拆除了。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变化,当年的戏楼、广场和古庙,现在都没有了踪影。

“过会”习俗代代相传

过会,亦叫过古会,忙罢会,是长安地区流行的一种传统民俗。从每年的农历六月到九月,各村以不同的日子举行过会活动。每逢过会,人们都要相互走亲访友。除了挚友之外,主体是亲戚,什么舅家、姑家、姨家等等。更值得一提的是出嫁的女儿领着孩子,由丈夫提着或担着竹篮篮,里面盛满了自家做的大馍馍(比一般的馍大出三四倍)、油塔子等等,上面再蒙上一块白毛巾,相跟着步行回娘家。

吃饭的时候,大人小孩挤满一屋,饭菜有美味的臊子面,外加锅盔和大蒜炒绿辣子等。这时,最忙的还是主人,忙着下面,浇臊子,忙着端饭,招呼人吃好。人虽忙但心里高兴,共享过会给家里带来的天伦之乐。

韦曲过会是在夏收后的六月里。有一年过会,受同学之邀,我到他家去吃臊子面。做面条用的是自家磨自家擀的新麦面,吃到嘴里一口麦香。再加上美味的臊子,确实是吃在嘴里香到心里,真过瘾!

新闻推荐

高温天垃圾围小区 苍蝇与臭味齐飞

8月9日,后宰门12号院内堆放的垃圾华商报记者马群摄泰和居小区11号楼旁生活垃圾收集点堆放大堆枯草华商报记者马群摄小区内...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上世纪五十年代初 韦曲二三事)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