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西安市第三医院挂牌成立了全国首家AR肿瘤精准治疗基地,全面应用MR技术进行术前评估以及术中监测,极大的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在西安市第三医院手术室,记者看到一位医生带着MR(虚拟现实眼镜)用手发出指令,并不断调整手势,似乎在找合适的位置。另一侧手术床旁两台平板电脑上,清晰显示着室内场景以及一个脑部3D虚拟影像。该院医务部部长张达告诉记者,屏幕上的图像其实是医生带MR眼镜看到的场景,这个3D影象是根据患者所拍的核磁数据包,重建后的效果。将这个影像按照1:1的大小放置在患者头部,不开颅即可看到脑部结构,可以以起到术中导航,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作用。神经外科张世荣主任谈起此项技术很兴奋,他说,“之前做手术,医生都是根据CT核磁的平片进行手术设计,在脑海中操作一遍,现在好了用3D重建技术不光可以看到肿瘤与血管的关系,还能测量肿瘤大小、体积、手术夹角,减少手术误差。”据了解,该项技术已经应用于临床,在肝胆、胸外、神外、妇科等领域开展广泛。
MR作为(混合现实)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正成为科学家们的关注焦点。此次西安市第三医院建成的肿瘤AR精准治疗基地是集现代医学、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生物学等诸多学科为一体的新型交叉治疗基地,极大提高手术安全性。
医生可以通过3D重建以及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指导医学手术所涉及的各种过程,实现包括精准会诊、医患沟通、手术排练演习、手术教学、术中引导等诸多功能。
以目前流行的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为例,这种手术通过在病人的腹部开孔,将手术器械和摄像头深入到腹腔内,医生从电脑屏幕上观察腹腔状况并操作手术器械,能够极大程度地减小创口,减轻病人的痛苦,缩短病人康复时间。
医生借助MR进行手术规划及操作,当手术不确定时,可通过虚拟影像进行比对,避开重要组织与血管,大大降低手术风险,提高临床医学诊断、治疗的技能和精度,使得高难度手术得以更快地普及。
记者 郑亚雷 张华 通讯员 邓文声 宫浩翔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何俊洲)11月19日下午,秦岭大熊猫论坛在西安举行。论坛以“守护熊猫、拥抱未来”为主题,与会专家分享研究成果、交...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