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争耀)昨日记者获悉,西安碑林博物馆被评为2015—2017年度全省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该馆自2013年10月创建西安碑林廉政教育基地以来,已经累计接待省内外单位千余批4万余人次,举办“廉政文化大讲堂”讲座540场,社会反响热烈。
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有从汉至清末碑刻4000余方,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诸如孝治、民本、公廉、修身、勤俭等浓郁的古代廉政文化思想,全面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中优秀的廉政文化遗产。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第五展室中的官箴言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从这短小精悍的三十六字箴言中,强调了“公”和“廉”的重要性,也诠释了为官之道在于廉、在于公。公则生明,社会安定;廉则生威,政通人和,提醒为官者更应该加强自律。
自2013年10月创建西安碑林廉政教育基地以来,西安碑林博物馆积极组织专家学习深挖碑林中蕴含的中国古代传统廉政文化内涵,对馆藏陈列的上千方蕴含忠、孝、仁、义、礼、智、信、廉等思想内涵的碑刻艺术品,通过梳理、分类和总结,提炼出了“民本”“公廉”“勤俭”“修身”“孝治”五类主题。此外,挖掘传统“官箴”资源,结合当前反腐倡廉的新要求,发挥警示教育的提醒作用,设计制作“廉政戒尺”,使“廉政戒尺”成为西安碑林廉政文化的品牌,并通过举行颁发“廉政戒尺”的仪式,时刻提醒党员干部做到“戒尺置案头,廉洁记心间”。同时,在廉政教育基地面向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开设“廉政文化大讲堂”,邀请西安碑林博物馆、各高等院校、省市知名的专家学者围绕西安碑林蕴含的有关廉政文化内容的碑刻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阐释,开展专题讲座,形成具有碑林特色的精品廉政讲堂。
5年来,西安碑林博物馆不断加强基地创建和管理工作,提升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利用馆藏丰富的传统廉政文化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广泛传播碑林传统廉政文化。截至目前,已经累计接待省内外单位千余批4万余人次,廉政文化大讲堂讲座540场,为陕西省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廉洁从政教育以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
新闻推荐
本报讯11月20日,由陕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的“安全用药进社区、幸福健康过一生”活动,来到了西安市雁塔区MOMOPARK商业综...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