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场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光盘行动”席卷全国,“舌尖上的文明”成为城市文明的一个缩影。5年来,西安在这方面做得如何?近日,记者走访西安多家餐饮店和单位食堂发现,适量点餐,不剩菜、不剩饭已成为大部分市民的自觉行为,文明用餐正逐渐成为共识。
自助餐厅浪费减少
“服务员,打包。”22日中午,李家村一家餐馆里,和同事用完餐的小杨准备带走没吃完的菜品——半份麻辣鱼。
小杨是李家村附近的上班族,基本每个工作日中午都会和同事一起在外面吃午餐。“我们都是三四个同事一起吃,点上三四个菜,大家AA制,算下来一个人也花不了多少钱。”小杨说,因为按人头点菜,一般不会多点,不存在浪费,有时点多了吃不完也会打包带走。
在小寨一家自助餐厅,十几桌顾客正在用餐。“宝宝,别拿太多了,吃完了再拿。”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在甜品区挑选食物,听了母亲的话,孩子把刚刚放进盘子里的蛋糕放回去了一块。“我从小就教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爱惜粮食是传统美德,不能因为是自助餐厅,就毫无节制地拿。”这位母亲说。
记者在餐厅走了一圈,发现顾客都是一人面前一到两个盘子。拿菜的时候,一些顾客还会主动劝家人或朋友“少拿点”。
记者看到两个客人刚离去的桌子上,除了一些海鲜壳、果皮,基本没有什么剩饭剩菜。“现在浪费情况跟以前相比好了很多。”服务人员告诉记者,前些年海鲜自助餐厅刚在西安推出时,很多来的客人抱着吃撑才划算的心态,拿很多食物,发现吃不完或者吃不习惯就会剩一大堆,“光盘”几乎是种奢望。这两年好多了,大家都提倡“光盘”,餐厅在管理上也会采取一些办法,比如说在菜品的说明上注明“辣”“较酸”,提醒顾客根据口味取食,以免拿到不喜欢吃的东西而浪费。客人们也越来越自觉,用餐的节约意识大大提高,吃自助餐的理念也变得健康,而不是“吃到撑坏肚子”。
单位食堂节约标语随处可见
以往,浪费现象比较突出的是单位食堂,近日记者走访时发现这种现象有所好转,不少食堂都在显著位置贴上了节约标语。
昨日中午,北郊一家单位食堂里,用餐的员工挤满了打饭窗口。“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汗水”“浪费之举不可有,节俭之心不可无”……食堂的墙面上此类标语随处可见。
“师傅,米饭打半份就行。”一名女员工对打饭师傅说。由于窗口的饭菜都是定量的,一些女员工会要求少打米饭。“一份米饭太多吃不完,少打点总比浪费好。”一位女员工说。
12点半左右,很多人都已吃完饭离开,记者在餐盘回收处看到,大多数餐盘都比较干净,没有剩饭剩菜。回收桶里也大多是些骨头和菜汤。
一位食堂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这两年浪费现象少多了,大家都能做到按量取食,喜欢吃什么打什么。在管理上,食堂也会不断改进,比如统计每天用餐人数,食堂可以更加精准地把握第二天用餐人数及采购菜量;收集大家意见,不断改良口味……在种种有效措施推动下,“光盘”行动成效明显,食堂的泔水量比以前减少了一半。记者袁玥
新闻推荐
“重点培养和宣传西安本土时尚设计师” 访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执行院长王永进
11月23日下午,参加2019西安国际时尚周新闻发布会的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执行院长王永进告诉记者:“西安作为...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