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西安市民拒当“必剩客” “舌尖上的文明”深入古城餐厅

来源:西安日报 2018-11-25 04:5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首席记者张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舌尖上的文明”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也是反映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尊重劳动、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9月1日《西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施行,从九个方面明确了文明行为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其中,“文明用餐,合理消费,不铺张浪费”位列“文明健康生活”的首位。文明用餐的理念是否已经深入市民心中呢?近日,记者走访了西安市多家餐馆,深入了解西安市民“舌尖上的文明”。

11月23日中午,记者来到位于南广济街的一家“网红”串串店,不少年轻人正约着三五好友“火热”开涮。记者观察一小时,看到食客们在结账时桌面上基本没有剩余的菜品,几乎全部“光盘”。“一般很少有客人剩菜。”服务员告诉记者:“串串深受年轻人喜爱,可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丰俭由人,自己能掌握拿多拿少,所以浪费的现象特别少。”

一位正在冰柜取菜的肖女士手里只拿了几串土豆片,“我和好朋友经常来吃串串,吃到快饱的时候就只取自己最想吃的几串,既不浪费又保持身材。”肖女士的观点得到不少年轻人的认同。“为什么要浪费啊?浪费是对自己努力赚钱的劳动成果不尊重,也是对农民伯伯辛勤耕种的不尊重,我们拒绝当‘必剩客’。”

11月23日晚饭时间,记者在四府街附近走访了近十家大大小小的餐馆。四府街位于城墙内主城区,晚饭就餐人群以周边居民为主。正值周五,记者看到不少餐馆中是一家几口正在享受美好的周末晚餐。一位年纪在五十岁上下的黄先生带着家人正在举杯,桌面上四菜一汤,有荤有素。“我们一家四口吃四个菜刚刚好。明天休息,家里人都不用上班,所以经常周五偷个懒不做饭,在楼下饭馆放松一下,菜不多点,合适就好。”另外一对六十岁上下的夫妇用餐后很自然地向老板要了餐盒,将剩余的菜品打包。“打包很正常,我们这一辈人都是节俭惯了,不浪费粮食的理念早就在心底扎根了。”

记者观察发现,不论年轻人还是老一辈,在和亲密的朋友家人聚餐时,都能自觉主动做到合理消费,那在商务用餐中是否存在浪费现象呢?

11月24日中午,记者又走访了几家高档餐厅。在位于南门附近一家装修精致的酒店包间里,个体经营的张先生正在宴请客户。结账时记者特意观察了一下,桌面上没有剩菜。“‘舌尖上的文明’让人们的就餐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张先生说:“一个是人们对‘面子’这个词有了新理解,以前有人会觉得请客吃饭就要点很多菜才显得大方有面子,我经常因为工作关系宴请客户,现在客户会觉得节俭不浪费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才是有面子。另一个是餐桌上的酒文化也越来越文明,人们不再过分劝酒,喝茶喝饮料喝酸奶各取所需,宾主尽欢。”

连续多日走访,记者感受到,“文明用餐,合理消费,不铺张浪费”理念已深入西安市民心中,越来越多的西安市民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倡导“舌尖上的文明”。

新闻推荐

王洪涛: 画作就是最好的表达

>>名家简介王洪涛1991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本科1996年陕西省国画院师从郭全忠先生200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硕士研究...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西安市民拒当“必剩客” “舌尖上的文明”深入古城餐厅)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