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一小黄邓分校开展“名校+”工程灵动课堂全过程诊断式校本教研活动
阳光讯(记者张允铎通讯员程依明卢波涛文/图)为进一步推动东城一小“名校+”工程,促进优质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学习,11月22日~23日,西安市灞桥区东城一小黄邓分校特举行了“东城一小名校+工程灵动课堂全过程诊断式校本研修活动”,邀请总校名师到校,帮助分校教师诊断课堂教学过程和策略。
本次校本研修诊断活动分为“年级组初选”、“诊断式研修活动”两个阶段。内容由每位教师代表的课前说课、上课,总校名师的示范课以及名师诊断研讨交流会组成。11月22日,精彩激烈的灵动课堂全过程校本研修活动拉开了帷幕。分校的万江文、王茜、张莎、焦翊真、刘璐、常洋洋6位语数老师和总校的赵娜、马艳老师认真准备,积极献课。活动充分展示了教研组集体的智慧和强大力量,每一位献课的老师通过课前说课、上课展现了各自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优秀的教学魅力。王茜老师的语文课《黄山奇石》创造性地使用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读、画、演、讲、唱等多种形式,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体会作者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并从中感受到达到了“眼中有生趣更浓”的教学效果。张莎老师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主线明晰,重难点突破巧妙,教学扎实高效,环节过渡自然顺畅,教学活动形式多样,有交流讨论,有展示评比,还有真实情境的创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参与面广。焦翊真老师执教的六年级《月光曲》一课,设计新颖,方法指导恰当,听说读写扎实推进,体现出高年级语文学科特点。万江文老师的一年级《秋天》一课,也能紧紧抓住课标要求,注重一年级识字写字的指导,教态亲切,学生倾听专注、参与积极,展现了一年级不俗的学生风貌。刘璐老师的数学课《分物游戏》,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观察、比较,整个课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常洋洋老师的《看日历》充分发挥灵动课堂的优势,从学生的实际入手,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观察、交流、展示中的过程发现日历的规律,学会巧妙记忆。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针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总校的两位名师,赵娜和马艳老师在随后进行的诊断式研讨交流会上细心诊断,精心指导、逐一点评,让每位教师受益匪浅。经过详细的诊断之后,赵娜、马艳老师指出:分校的灵动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深入推进,取得了令人喜悦的成绩,孩子们的课堂表现和学习能力、教师们的理念转变与角色定位已经到位,下一步一定要在创新上下功夫,要在对教材的深挖上下功夫,要在对学生的知识拓展上下功夫,力争使灵动课堂在分校也能够璀璨绽放并结出新的果实。
新闻推荐
爱吃新疆的烤包子、适应了天山脚下的严寒、习惯了烧开水泡柠檬茶……巴西人维森特·德·保罗·内托与中国足球结缘已有15...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