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年·最中国”,春节假日期间,大西安收获了满满的人气。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1652.3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4.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16%、40.35%,相关话题在微博阅读量超7亿。其中,浐灞生态区网红瀑布桥及一系列“西安年·最中国”主题活动的举办,更是霸屏了很多人的朋友圈。
“网红”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人气的集中反映,更是城市发展水平的直观体现。而在一组组亮眼数字的背后,在“网红瀑布桥”刷爆朋友圈的背后,在众多游客为浐灞生态区“西安年·最中国”主题活动点赞的背后,则是浐灞生态区各级各部门精心谋划、紧密配合、协同推进的结果,是众多幕后工作者辛苦努力的结果。
精密施工
早日见证“好日子”的模样
提及浐灞生态区“西安年·最中国”系列主题活动,就不得不再次提及“网红桥”。其实,美丽的河景灯光秀背后还有更美的人,他们被称为“空中飞人”、“蜘蛛人”,经常在近百米的高空中进行项目施工。浐、灞河上,留下了他们为梦幻河景灯光秀忙碌的身影。
“来浐灞一年多了,对浐灞的印象非常好。特别是基础设施完善,街道很干净,而且咱浐灞的人很热情,有什么不知道的,都有人告诉你。”谈到对浐灞的印象,浐灞2号桥亮化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王燕晓表示,“做就要做好,心里只想着怎么把这次浐灞2号桥的夜景亮化工程做好、做完美,然后没有瑕疵地展示给所有人,这也是我们最想看到的。”近年来,随着浐灞生态区文旅产业的大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关注浐灞,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浐灞。浐灞生态区也在一步步推进实施更加长效系统的“亮化绿化洁化美化序化”工程,让每一处背街小巷、城市公园都“靓”起来,打造文质兼美、绿色生态、令人难忘的“灯会”“灯光秀”。
事实上,在祥和热闹的节日景象背后,还有很多如王燕晓一样的人在默默地付出。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我们才能更早一刻看到“好日子”的模样。
协同推进
只为西安年更“平安喜庆”
平安是幸福和谐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民的福祉。为了增强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打造平安祥和的节日氛围,浐灞一直在行动。早在春节前,浐灞生态区主要领导分别带队,赴一线检查春节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及“西安年·最中国”等工作落实情况,为平安浐灞保驾护航。
春节期间,各类安全事故易发、高发,浐灞生态区各相关单位各尽其责,严格落实春节期间的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春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确保景区安全稳定、秩序井然。据了解,春节期间,浐灞生态区很多部门都有专人负责。例如,工商浐灞分局实行注册登记窗口“365天不打烊”的延时服务制度,坚持服务时间不变、服务标准不降、服务内容不减的原则。作为春节期间的值班人员,工商浐灞分局来庆虹表示,有不能和家人亲朋团圆的遗憾,但能为大家提供急需的服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这样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更加难得。
坚持民生导向不动摇,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时时事事处处涵养民生温度。浐灞生态区过年“不打烊”,全力优化城市治理的价值排序,不断满足千千万万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的新需求,让百姓的笑脸成为大西安最美的画面。
勇于创新
零距离感受浐灞“发展脉搏”
最美的河流、最酷炫的桥、最时尚的浐灞,每一个都离不开那些美丽建设者的辛勤付出。为了让浐灞的“西安年·最中国”系列活动更具吸引力,浐灞生态区从供给侧发力,切实调动实体消费的“味蕾”,打出“到现场”“可触摸”“有深度”的组合牌,加速释放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红利。
据了解,除了震撼的河景灯光秀,本次“西安年·最中国”活动,浐灞生态区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民俗节、AR游戏互动体验等系列活动,为大家呈现了一个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开放与国际的西安年。例如,浐灞生态区围绕“现代、时尚、国际”三大主题,打造了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硬科技相结合的新年SHOW,通过AR技术将浐灞新年主题活动展示得更潮、更酷、更国际化,为广大市民、游客呈现一场集AR视觉和AR趣味为一体的别样新年体验。据了解,《AR浐灞》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与AI人工智能技术相融合,打造出一个“耐玩、有趣”的浐灞新年吉祥物,以“创新、互动、养成”为核心,彰显浐灞生态区在“硬科技”领域的创新创意,让广大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浐灞生态区多元化的发展脉搏。
充分挖掘呈现大西安绵延数千年的历史底蕴、挑战不可能的创新活力和日新月异的国际化景观,浐灞生态区致力于让地球村里每个来此旅游投资、安家栖居的人们,每时每刻都能看清脚底下的路、尝到新时代的甜、分享最中国的美。寇明慧
新闻推荐
甘甜多汁的甘蔗受到不少市民的喜爱,但选购甘蔗时,一定要注意,长毛、“红心”的甘蔗要慎买。部分市民认为“红心”甘...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