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快递业务量还是货物总量、货物周转量,我国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位,这体现了我国物流行业的“大”,但只是“大而不强”。最近接连举办的国内各地物流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业内专家表示,新一轮技术革命正推动物流行业变革,不能错失这一机遇。
物流园区必须升级
随着我国物流行业发展,园区数量越来越多。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物流园区475家,同比增长129.5%,创下历年来最高增速,其后10年,增速虽然有所下降,但一直保持在高位,到2018年,我国包括运营、在建和规划的各类物流园区共计1638家,较2017年增长35.4%。
“传统物流分散,小规模经营,在经济达到相当规模后,规模不经济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为了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物流要素充分合理应用,物流园区应运而生,解决了要素过于分散和服务对接不畅等问题。”日前在福州举行的第三届全国物流诚信创新大会上,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说。
只是,物流园区虽然解决了物流要素聚集问题,但对业态、模式创新作用有限,因此在最初解决信息不对接、不对称以及资源获得难等问题后,逐渐遇到了效率提升瓶颈,比如单位面积税收和利润产出水平不高,导致政府部门对物流园区热情减退。
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发改委今年初出台了《关于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提出构建高质量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推动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强联运转运衔接设施短板建设,完善城乡消费物流体系,建立资源共享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全球物流地理格局会重塑
“现代产业组织方式的创新找到了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之间的空间依托和载体。”汪鸣说,也即物流枢纽成为物流产业组织作用的核心,依托枢纽的干支仓配一体化、网络化经营,成为规模经济的新途径,出现了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
物流枢纽的出现,使得物流与制造、商贸等有机融合,使得物流枢纽超越了通过设施本身经营的获利范畴,可以通过产业集群方式获取经济价值,这也使得枢纽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新的发展理念。
“目前贸易的重心正在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加快转移。”日前在西安举行的物流全球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说,在这一背景下,国际组织、地区组织以及各国政府正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目前,信息、交通、能源等领域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也为这种互联互通提供了可能,这会带动全球物流地理格局重塑,未来会有新一轮物流大通道、物流枢纽或者物流集群加速出现,企业应该抓住技术创新,改造提升自己,才能 跟 上 时代,避免被淘汰。
(本报记者 刘彪)
新闻推荐
提起陈永利,西安市莲湖区北关街道办事处无人不知,他就像是北关街办的一名职工。几年来,街办领导和各科室科长换了一茬又一茬...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