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讯(通讯员何继强王金银)四月的漳县武阳镇,一排排大棚温室在阳光下格外靓丽,成为一道耀眼的风景。田间地头,在一块块黑地膜田里,农民们栽菜苗,精心务作一幅美丽动人的春耕图。这是镇党委、镇政府培育高原夏菜,引进两家蔬菜加工企业,走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路子,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务工,实现脱贫致富所取得的喜人硕果。
柯寨村沟门社农民李小强,一家6口人,这几年他和妻子经营着3个钢架大棚。两个棚种蔬菜,一个棚和何家源蔬菜有限公司签订了育菜苗的合同,由公司出钱免费提供菜苗,一年育苗3次。走进他的大棚里,一株株西兰花菜苗长势喜人,也为他家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武阳镇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致富的抓手,带动农户参与农村“三变”改革。建设万亩设施大棚,发展高原夏菜产业,引进两家蔬菜加工企业,把产业做大做强,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建立了合作社,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蔬菜冷藏加工车间,将种植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吸收为会员,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镇上四个村600多户农民种植西兰花、有机蔬菜、娃娃菜等,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5户427人。同时,为种植户提供种苗、农肥、化肥、技术。一年种菜三茬,亩均纯收入7000多元,助农户稳定增收。
武阳镇党委书记张红彦介绍说,镇上2家蔬菜加工企业,流转土地5000多亩,在全县8个乡镇吸纳种植大户、家庭农场、贫困户种植高原夏菜,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使蔬菜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带动24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蔬菜销往西安、重庆、广州等地,市场供应不求。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拓玲)22日,本报以《行人每天在高速车流中穿越南三环往返锦业一路锦业二路群众步步惊心盼早日装上红绿灯》为...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