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书一文一图的编排形式,应了中华文化的一项传统,叫做左图右史。这恰恰是一部关涉当代社会生活史的书。一位作家与一位漫画家合作,作家记言,画家图话,着眼于他们共同的视角:生活中正在消失的词语。
这消失,反映的是城市里,乃至乡村间,一些事物的渐行渐远。比如,已被洗衣机取代的搓板。又如,远比面巾纸环保的手绢。炎炎夏日,北京王府井、天津劝业场,已听不到“冰棍儿败火”“汽水解渴”的叫卖声。要办开门七件事,煤本、粮本、副食本,油票、糖票、茶叶票,购物票证,这计划经济时代的标志性产物,已沉淀在人们记忆的深处,还化石一般,成了博物藏品。在时兴纯棉布料的当下,请问“的确良”哪里买得到,何处闻得言?在羽绒服普及的如今,你对幼儿园小朋友说“棉猴儿”,他若不是眨着好奇的眼睛,如听童话,才怪!生活就是这样,社会喜新厌旧地进步着,日常语言吐故纳新地发展着。不经意间,许多事物,连同称谓表述它们的词语,变成了古董。
被弃用的词语,如同既往生活的碎片。一块块碎片聚拢起来,五光十色,对语言学来说,是丰富素材的集纳,对当代生活史来说,是原汁原味的纪实。它们的价值,还在于可以充当情感的媒介,勾起亲历者、未亲历者的五味情怀,七彩体味。
当“80后”走向而立,“90后”典礼成年,模仿这样的年代称谓,还可以说,当“30后”将沧桑装满古稀再装入耄耋,当“40后”成为退休的一代人,当“50后”走近花甲年华,“60后”用阅历丈量人生不惑的路程……一句话,当新世纪即将度过第二个十年的时候,这些远去的词语构成离我们最近的历史。在时间上近,在心理上也与我们接近。它们折射社会生活史,直白地讲,就是平民百姓如何过日子的历史。
本书作者张映勤先生是“60后”,插图作者左川先生是“40后”。书中所写所画,记下经历,也融入情感。就说书中“假领子”一题。“假领子”,啥名堂?我们的“80后”和“90后”未必都能说出道道来。“假领子”其实是真领子。以“假”相称,因为它以部分冒充整体,只是衣领部分,衬在外衣里边,显露出来的,俨然就是一件衬衫。当年布票少,很难置备多件衬衣,又希望穿戴出形象来,民间智慧便有了“假领子”这绝佳的创造。明明“假”的是衬衫,却冠名“假领子”,张冠李戴,也能约定俗成,并无歧义,应是语言学研究难得的实例。“假领子”的人文内核也被写出来画出来,那就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活精气神,物质再匮乏,也要把日子过得像模像样,有滋有味。于是,“袋儿色”染靓生活,自行车“挎斗儿”承载母爱,“暗楼”成了缺房户的“跃层”……
这部书的内容,曾在《今晚报》《深圳晚报》《城市晚报》《江南时报》《厦门日报》《西安晚报》《山西晚报》《温州晚报》和《中老年时报》等十几家报刊刊载,颇得好评。海天出版社慧眼识珠,决定予以结集。付梓前夕,承蒙作者问序于我,谨草成上述文字,实实在在的读后感,权作推介。
(作者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十二生肖与中华文化》《中国的门文化》《酉鸡有吉》《中国龙》《中国的井文化》《生肖与中国文化》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毛毛)4月23日,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4月22日,中国体育彩票第19045期大乐透开奖,1注头奖被西安刘姓...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