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张端)日前,我国又一项重点文化科技创新研究成果出炉,西安市专家卫高潮担任负责人,历经十年研究的文化科技创新项目《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创建及其推广应用》准予结项。据了解,这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国家首次为书法独立书体专门立项。
该研究成果将两千多年来历史遗存的仅有2000个单字的章草书,丰富到6825个单字,使章草书作为独立书体和完整字库,实现了和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对接,为中文计算机字库增加了新的字体,填补了一项空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专家表示,该项目研究具有“艺术之精神,科学之思想”,体现了新时期书法故乡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书法文化的重要贡献,在这一领域较好地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建性发展。
据了解,章草作为草书之祖,被称为中国书法的活化石,它的出现,是中国汉字形体演变的重要转折点。然而,文献遗存的章草单字仅有2000个,要将其创建成为一个规范完整的独立书体字库,学术难度、创建强度非寻常可比。国家一级美术师、书法文化工作者卫高潮率领团队,取材于中国文字和中国书法发展史中与章草书体和章草书法文化相关的所有文献资料,按照国标GB2312字库的要求和“六书”的造字规则以及书写的自然自由性逐一书写字模,然后进行扫描、录入、矢量、质检、测试、转化等环节工作,最后形成了章草书字库。该项目实现了文化典籍资源的数字化转换,属于典型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文化创新工程。
“这个文化项目有两个技术关键,一是以历史遗存章草书单字为基础,使其扩充为国标GB2312字库的6825个字,这是一个整合性创造比例很高的文化工程;二是某一字在历史上有多种写法,而字库只能选其一种,如何能在多种写法中选择出规范、简洁、美丽、易识的字,对创建者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卫高潮告诉记者:“将根据评审验收意见,对字库进行全面微调,预计明年上半年出版发行并上线运行。”
新闻推荐
思维活跃、思想开放、关注自我、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是网络评论中经常给“95后”贴上的标签,并认为这些特征影响着该群体...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