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2019丝绸之路工商领导人(西安)峰会开幕。峰会期间,举行了推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论坛,论坛围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资金融通与务实合作、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等议题进行了研讨,并积极推动各国在金融、商贸、旅游、文化等领域的互联互通。本次交流论坛由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管委会和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联合主办。
完善开放格局
优化营商环境
论坛上,西安市副市长强晓安发表了主旨演讲,他从历史文化、区位交通、科教创新、产业门类、使命机遇等五个方面,向来宾介绍了西安以及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方面的相关情况。他表示,西安将继续探索内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新模式,贯彻落实“三个经济”决策部署,扩大市场开放,完善开放格局,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
专家为西安发展
建言献策
论坛上,专家们广开言路,讨论热烈,探讨了内陆型自贸区在“一带一路”中的资源优势,研究了丝路经济未来发展面临的形势,总结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可借鉴经验,引起了与会嘉宾强烈共鸣。
巴基斯坦国际商会主席塔里克·润古瓦拉表示,西安处在亚欧连接的关键地带,要发挥好自贸区的功能,拓展两地之间的人文交流,拓展国际经济合作市场,让更多客商进入中国市场。
尼日利亚工矿农商联合会副主席德勒·凯尔文·奥耶表示,自贸区深化创新人文交流新模式最好的办法就是商业交流,应建立更多联系让大众走得更近,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人文交流当中。同时要创新旅游模式,把中国的美食、电影融入到旅游及商业往来中。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林舜杰认为,要利用自贸区的制度优势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要聚焦对外文化贸易,精准制定政策,创新艺术品贸易业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会展论坛交易平台,引进知名艺术品展等。
本报记者周书养
新闻推荐
李小战每天书包不离身本报记者李宗华摄李小战坚持抽空读书已经8年之久本报记者李宗华摄小说《天龙八部》中有个名不...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