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邦升文化艺术学校校长范大卫,眼神有些犀利,散发着艺术范儿。对华商报记者谈起传媒艺考,他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自媒体时代
传媒专业就业范围越来越宽
长年执着传媒高考专业培训的范大卫练就了深厚的功力:学生适不适合学传媒?适合走校考还是统考?通过一番面试,他很快便给出结论。适合就收下,不适合则干脆而委婉地劝退。用他的话就是:我办学,不会为了钱而去收不适合读传媒专业的学生,这是原则也是底线。
谈到传媒专业的未来,范校长目露神采,说:“其实,学习传媒专业大有可为,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只能从事主持、播音、表演、编导等小众职业,恰恰相反,其就业范围越来越宽。当今时代,自媒体迅猛发展,从医院到学校,从政府机构到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各行各类任何一家单位都需要媒体人,无论是学摄影、编导还是影视制作等,都可以从事新媒体工作。”
他举例说,陕西现有26所院校开设了传媒类专业,其中包括3所“211”院校,放眼全国,有640个大学开设了传媒类专业,说明传媒专业和市场还是很有潜力的。
范大卫表示,目前,陕西许多家长对高考传媒类专业的认知还不足。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都有适合个性化发展的途径。比如文化课成绩稍弱的学生,如果语言表达能力好或者擅长写作,或时常有一些奇思妙想,可以考虑传媒类里的播音与编导专业,不是只有一条路可以通往大学。
亲力亲为
他为学生人生规划把脉
从事传媒专业培训16年来,范大卫初心未改,常常亲力亲为:入校面试要审核;统考后,他也要面试学生,给他们做规划。每周末,他都要面试几十个孩子,会发现至少有30%的学生不适合传媒类专业。
“我关注每个学子,为他们每个人做规划,源于我对教育和专业的热爱。而我很讨厌用两个词形容孩子:学霸和学渣。不管哪个分数段的孩子,他都有实现梦想的机会,不能用文化课成绩去衡量每一个孩子。而我们就是发现孩子闪光点、激活孩子的人,努力帮助全分段孩子考上大学。”
范大卫介绍,邦升会通过一些专业维度来测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旦兴趣被激活,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就能事半功倍。等到专业考试通过后,他们的信心会大增,很多孩子不需要督促,都能自主学习。
很多家长感慨,孩子来到邦升后,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变得理解父母了,有了学习目标,家长很欣慰。范大卫说,“我对教育的理解是:“教”和“育”要分别交给专业的人,“育”是三观和学习意愿的培养,把“育”交给专职的班主任,把“教”交给专业的老师。”华商报记者 耿艳红
西安青卓美术文化学校校长汪桥梁:
美术改变人生 永远不停止探索
“珍视有限的一生,期待人生的丰富和饱满,不停止探索自己的真正喜悦,不停止向外探索自己的能力边界,不放弃塑造成为期待中的自己。”这句话出自汪桥梁老师。
汪桥梁老师是西安青卓美术文化学校校长,同时兼任中国艺术培训管理智库联盟秘书长、西安市职成教协会副会长、西安市艺术教育协会会长。
记者了解的汪老师,就如同他自身说的话那样,从未停止过对自己的探索。
少年时期的汪桥梁对画画有一种近乎痴迷的热爱,家境普通的他靠着在工地打零工和蹬黄包车的收入延续着学习美术,正是辛苦坚持下的每一天,坚定了他未来的方向。
2001年,17岁的汪桥梁考入了西安美术学院,也正是这一年,他从小立志要实现的愿望开始实施落地,“青卓”这个名字也从那一年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他以500元起家,一边学习一边教学。2005年,汪桥梁大学毕业之时,青卓的学生已突破了百人。
他一边狠抓教育,一边继续提升自己。
2006-2019年,汪桥梁先后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院美术报举办的首届艺考名师班、北京华夏商学院EMBA工商管理、清华大学艺术培训管理高研班、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在此期间,他出版了《素描人像技法》、《百家讲堂联考模块》四套美术高考技法书、《西安视变》全套四册美术高考技法书、《慢慢擦亮自己》等书籍。
在汪桥梁的带领下,青卓一路飞速发展,创造了“八年五个陕西美术联考第一”的业界传奇,被社会誉为美术类“状元”的摇篮。
青卓教育也多次荣获业界颁发的年度最具公众影响力奖、西北地区教育类最具品牌影响力奖、中国艺考百强品牌、西安品牌教育培训机构推荐榜等荣誉。
而今,青卓教育已发展成为西北地区影响力最大的美术文化培训学校之一,成为西北地区当之无愧的业界标杆。实习记者 王媛
新闻推荐
2020年,中国百城房价在微涨中收尾,全年房价涨幅保持在低温区间。日前,有业内人士在相关行业形势分析会上表示,2020年百城新建...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