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晓慧 本报记者 杨波海
彬县县委、县政府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创建西部百强县为契机,紧紧围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大力推进文化强县建设,全县文化设施更加完善,文化服务更加优良,文化活动更加丰富,艺术生产更加繁荣。
基础建设稳步推进
该县为北极镇、香庙镇、小章镇等7个乡镇基层文化站和南街社区、东街社区、西街社区服务点争取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项目,配备投影仪和电脑等设施器材54台件,价值120余万元。积极争取到35个农家书屋图书配备项目,总价值91万元,每个农家书屋投资2.6万元,配备图书2500余册、音像光碟50余张、书柜5个。多方筹资建成了龙高镇高村、底店牛北村等2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和农村体育健身广场,发放价值40多万元的文化活动器材20余套和16万元的体育健身器材20套,并为20个农村体育健身广场补贴专用资金26万余元。完成了永乐、太峪、底店三个乡镇文化站项目建设任务,并为这三个乡镇文化站各争取了价值5万多元的灯光音响设备及图书阅览等文化设施器材。争取项目资金200多万元,正在建设新民镇文体中心。争取体育器材200多件,建设健身长廊。正在建设的彬县体育中心、文化图书大楼、多功能训练馆正在按照工程计划顺利进行,目前体育中心建设工程。文化大厦建设工程共完成投资8000多万元。
文体活动形式多样
该县县城的开元广场、豳风苑广场、政法广场等,每天早晚人头攒动,舞姿优美,声乐回荡,常年坚持广场演出活动上万人次,文艺展演活动上百场次。举办义务书写春联、自乐班演唱、太极拳剑表演、锣鼓大赛、5000余人的社火巡游展演比赛、秦腔大赛、网络歌手大赛、书画展览,电子阅览室免费开放等群众文化活动,举办了“红歌唱响十强县”、“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红歌大赛”、“陕西作家读书笔会”,在咸阳市首次举办了书画摄影展览,100多名书画摄影作者集体亮相。县图书馆藏书8万余册,实行全周开馆,每周开馆52个小时以上,全年共接待读者40000人次,资料查询500多人次。先后在全县各镇开展了送戏下乡活动,全县70多家演出队伍采取农民演、演农民、农民看等自娱自乐的形式,进一步繁荣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邀请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上下集《秋果累累玉面多变》《秦腔剪纸俏花馍》长达80多分钟的专题片在央视二套财经频道播放,“公刘故里”、“诗经之乡”文化商标品牌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去年以来,全县各镇(社区)、部门、企业、学校共同举办了各种形式的运动会和体育比赛50多场次。“五一”篮球赛,共有19个单位228名运动员进行了70多场次比赛。全民健身日,800余人在开元广场开展了太极拳、扇子舞等各类文体活动。去年12月份举行的彬县首届农民运动会参赛队员1600余人。
非遗保护成果丰硕
该县于2008年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确定了全县首批县级涉及文化空间、民俗、生产技术、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社火、饮食文化七个门类2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彬县民间刺绣图式”、“彬县灯山庙会”、“彬县旋木制作技艺”、“彬县荞麦凉粉制作技艺”、“彬县大佛寺三月八庙会”、“古豳国传说”六个项目已被确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古豳国传说”、“彬县灯山庙会”、“彬县大佛寺三月八庙会”三个项目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彬县灯山庙会”已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文化产业长足发展
该县近年来形成了具有彬县特色的节庆活动、文艺演出、文艺培训等文化产业,如每年的彬县大佛寺“三八”庙会节,正月十五的花果山灯山庙会。全县各类民间表演团体近70余家。2011年全县文化产业总值达到2795万多元,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30.15%,比考核指标24%增加了6.15个百分点。(C)⑤
新闻推荐
动了真情 下了真功 见了真效——彬县永乐镇开展“三个一”平安创建活动侧记
工作人员给村民送去平安门帘本报记者吴红今年以来,彬县永乐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三个一”(打您一部电话,送您一件礼品,换您一句平安)活动,以进村入户或集中培训等形式,重点对固定电话用户开展平安建设宣...
彬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彬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