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孙俊峰)近年来,彬县县委、县政府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为基点,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彬县近年来不断加强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建设,把公共文化建设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投资200多万元,建立健全16个乡镇文化站,实现县、乡镇(社区)、村级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为各村(社区)配置各种板胡、琴、乐器等器材,发放了各种服饰20万多件;在城区中心地段建成音乐喷泉、体育场等大型群众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开元广场;在农村,全县共建立村级文化活动场所159个,安装体育器材960套,石椅石凳1280套,丰富城乡群众文化活动;同时创办《今日彬县》、《豳风》杂志文化宣传阵地,成立书画、音乐、舞蹈、摄影等7家协会。
加快惠民工程,促进城乡公共文化协调发展。彬县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及广电惠民工程,大力推进城乡“农家书屋”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县117个行政村,村村都有“农家书屋”,覆盖率95%。在农村实行公益电影放映制度,确保一村一月一场电影,弘扬传统文化;同时加大有线电视、互联网入户工程,实现由“村村通”向“户户通”延伸,覆盖率80%以上;在城区实行图书馆免费开放制度,提供少年儿童查阅各种资料,丰富青少年的文化生活;组织文化、科技、卫生、司法等37家单位参与的“三下乡”活动,义诊1000多人次,接受群众咨询上万人次,有效传播了科学思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实现知识、技术“双丰收”,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组织群众参加全民健身活动,举办如“庆元宵·文艺汇演”、“迎五一”农民运动会、“庆六一”歌咏比赛及广场舞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型活动。
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弘扬民族模范。开展“敬业奉献模范”、“孝老爱老模范”、“道德模范”“和谐家庭”、“好媳妇”“好公婆”评选活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通过新闻、文艺作品、公益广告和群众性文化活动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大力弘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崇高精神。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韩焱实习生吴功娟)今年以来,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影响,交通融资继续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咸阳市交通部门在资金紧、困难多、任务重的情况下,不等不靠,迎难而上,除咸旬高速因资金问题...
彬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彬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