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平安稳定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有了稳定,经济才能发展;有了平安,社会才能和谐。对于已经连续两年入围“陕西十强县”的彬县来说,随着改革的深入、利益格局的调整,加之煤炭资源的持续开发和各类重点项目的加快实施,地质灾害、征地拆迁、劳动纠纷等社会矛盾不断凸现,迫切要求我们着眼大局,强化措施,完善机制,切实做好信访工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环境。
加强机构建设,构建信访网络。基层是信访源,也是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健全基层信访网络、畅通群众信访渠道既是信访工作的基础,也是形成大信访格局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彬县以县信访接待中心、各镇群众工作站、县级部门群众工作办公室以及各村、社区居委会、企事业单位群众工作室等信访机构建设为抓手,努力打造县、镇、村三级信访工作网络,为基层干部第一时间掌握群众意愿、了解群众信访动态、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越级上访创造了条件。
注重关口前移,解决合理诉求。个别基层党政班子软弱涣散、工作方法不当是造成信访问题多发易发的重要原因。一些基层干部平时不能主动关注社情民意、积极化解矛盾纠纷,一旦发生越级上访,又只注重接人,不注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一味拖、磨,致使矛盾激化;或一味给钱,导致利益诉求不断升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通过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年”、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等途径和方式,提高干部信访工作能力,使其充分认识到信访工作宜早不宜迟、宜疏不宜堵、宜解不宜结。
严格责任落实,减少积案存量。积案化解既是信访工作的重点,也是信访工作的难点,最能考验和体现信访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为了尽快化解信访积案,我们在吃透情况建立台账的基础上,坚持“三不限、三重新”的原则(即不限原调查结论,重新研究案情;不限原处理意见,重新调查核实;不限原领导表态,重新听取申诉),夯实责任、分级负责,确保问题尽快解决。对于中省市领导交办和进京、赴省市上访,实行县级领导包抓,镇、部门主要领导分包化解的双层包案化解工作机制;对于镇、部门摸排的信访积案,实行主要领导、包片领导、包村干部三包责任制。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疏导、听证等办法,动员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因案施策,综合施治,逐一化解。
健全长效机制,强化目标考核。做好信访工作,关键是要形成长效机制,严格督查考核。我们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不断健全事先预防、事中处理、事后追究、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推动信访问题依法解决、妥善处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领导干部定期接待来访群众、机关干部下访、矛盾纠纷排查、信访突出问题和积案化解、信访工作责任等五大机制,对全县领导干部“三访”、矛盾纠纷定期排查、重大决策风险评估、信访信息分析研判、信访突出问题和积案集中化解、信访案件督查督办等实行动态考核,对全县镇、部门信访工作进行量化目标管理,并从越级上访、案件查办、信息报送等方面,对工作发生失误的单位和人员实行责任追究,进一步提升了全县信访工作的整体水平。
(作者系彬县县委副书记)(C)④
新闻推荐
近年来,彬县新民镇采取土地流转方式发展烤烟种植400亩,使全镇面积突破1500亩,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空间。图为曹家店村农民陈银柱近日对采收的烟叶进行烘烤前处理。本报记者何建虎摄...
彬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彬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