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彬县新闻 > 正文

咸阳教育:连赢质量“攻坚战”博得发展“满堂彩”

来源:咸阳日报 2012-08-14 23:50   https://www.yybnet.net/

“十一五”期间,全市创建省级教育强县2个,“双高普九”县(区)1个,省级教育强乡镇56个,建成32所省级标准化高中和4所示范化高中,累计投入校建资金32.8亿元,新建和改造校舍212.3万平方米。图为咸阳市北部地区彬县的中学生坐进崭新的实验室做实验。本报记者 景东旭 摄

(上接A1版)

新教法和新课堂

为质量提升插上翅膀

有效教学、高效课堂课改就是让学习更有意思,就是将课堂由教师的“讲堂”变为学生的“学堂”。基于这样的认识,2008年,咸阳市教育系统就把精细管理和有效教学作为强基固本的重要举措,提出在全市小学、初中、高中全面推进精细管理、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把全面抓、分层抓、精细抓、全程抓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

五年来,先后在全市中小学校扎实开展了有效教学启动年、有效教学实施年、有效教学深化年、有效教学提高年以及高效课堂建设年等活动,出台了《咸阳市中小学有效教学基本要求》,及开展有效教学启动年、实施年、深化年、提高年和高效课堂建设年实施意见等文件,一年一个主题,循序渐进,分类推动,整体提高,有力地促进了中小学校管理的精细程度和教学工作的优质高效。特别是今年全市开展的高效课堂建设年活动,中小学校都把优化课堂结构、改善教学策略作为建设高效课堂的重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校情、师情、生情,打造百花齐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轻松高效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新理念和新课改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2007年,全市普通高中开始新课程改革试验,教学理念变了,教材内容变了,教学模式变了,高考要求变了。五年多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普通高中积极应对新高考,不断完善新课程背景下的管理制度,科学研究教情、学情,及时解决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努力实现教学与新高考的对接。广大教职工边学习、边摸索、边总结,提高新课程实施能力。

2010年,顺利完成了课改与非课改的对接,首届课改毕业生高考上线人数增幅创全市历史最高。2011年,各普通高中深刻反思,虚心借鉴发达地区及兄弟学校的成功做法,弥补不足,高中教育再获丰收。

今年,全市高中把实施《出名师、育英才、创特色、上水平三年行动计划》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突破口,突出学校特色建设和学生特长发展,三轮高中课改历程,磨炼、提高了教育工作者适应新课改、应对多种复杂多变教育形势的能力和素质。

新思路新活力

不断注入教育发展后劲

畅通教师引进补充渠道,拓宽教师培养培训方式,提高自身专业发展水平,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咸阳教育以新思路增添新活力,为教育引擎配置强力驱动。

市委、市政府近年来把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列入为全市教育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每年由市财政专项列支70万元用于教师教育工作,并把教师素质提高任务作为刚性指标逐级签订责任书。

出台一系列鼓励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城市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提高优惠政策。广泛开展对口支援,形成了城乡学校包校、教师支教、学生结对三种帮扶形式,2006年以来,全市开展有规模帮扶活动1123次,对口支教学校500所,参与帮扶城区教师3368名,帮扶农村教师5000人,参与师生5万人次,涌现出渭城区“捆绑式”帮扶等先进典型。发挥与南通对口支援优势,累计为咸阳市培训四批87名校长,13000多名教师。实施“三名工程”,积极实施“阳光师训”,开展农村教师免费培训工作,培训农村教师5275人名,全市5.4万名专任教师每人普遍接受了240学时新课程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

新探索新实践

为全面发展撑起一片天

重教书,更重育人;重学业,更重品性;重质量发展,更重全面发展。咸阳教育以质量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全市提升和推广“四德”教育,通过文件指导、行政推动、课题引领等多种措施加以拓展,使“四德”教育成为咸阳德育工作一张有知名度和含金量的“名片”,受到中央文明委和教育部的表彰和肯定。

利用周秦发祥、汉唐文明的历史优势,让传统美德在青少年中代代传承,在全市中小学生中相继开展了探寻咸阳名人、搜集咸阳典故、游览咸阳名胜、研读历代名篇活动和学名人、读名著、听名曲、赏名画、记名言的“五名”教育实践。全市11个县建成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并经常开展活动,累计创建各具特色的德育基地300个、校外德育联系点500个,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站8个、青年文明社区20个、少年体验教育基地100个。在全市建立了2000多所家长学校和155所市级示范家长学校。

走进校园,一座座教学楼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彰显着强大的育人功能。校园无闲地,处处都育人,标语引导、挂像感召、图片说话、墙壁警示,真正使校园文化融入了师生日常生活和行为当中,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亮点纷呈、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

去年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描绘出了未来五到十年咸阳教育发展的锦绣前程,吹响了教育人再谋跨越、再创辉煌、再铸新功的嘹亮号角。咸阳教育立足新起点,踌躇满志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新闻推荐

爱在我心幸福彬县慰问演出

本报讯(程鹏高辛晓慧)为了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弘扬中华孝文化,不断推动敬亲、奉养、侍疾等孝道文化的传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彬县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在文化馆带领下,“爱在我心...

彬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彬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咸阳教育:连赢质量“攻坚战”博得发展“满堂彩”)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