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泾阳新闻 > 正文

一张充满浓浓民生情怀的教育发展“答卷” ——泾阳县“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全面跨越发展纪实

来源:陕西日报 2016-08-04 17:54   https://www.yybnet.net/

精彩的大课间活动成为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效载体

投资3.5亿元高标准建设的现代化高中投入使用

泾阳县连续三年举办“传递温暖·爱心筑梦”关爱留守儿童夏令营

 寇晓龙 张军锋

2016年高考,泾阳的莘莘学子们,再次以优异成绩向全县人民献上厚礼:全县一本上线524人,二本上线1252人,一本、二本上线率连续实现正增长;泾干中学一本上线328人,二本上线749人,上线率均大幅度提升;2016年中考全县600分以上学生人数达到106人,550分以上达到511人,整体成绩较上年显著提高。

新建的泾阳中学,更是迎来建校以来的开门红:二本上线超目标任务38人,完成县教育局下达的目标任务达130.89%,上线率较去年提高8.21个百分点,艺术类上线率达75%。

高考成绩揭晓后,县委、县政府高规格召开全县教育工作推进会,奖励县教育局“教育质量提升奖”20万元。

沉甸甸的成绩单,不仅彰显出“倾情、用心、奉献、超越”的泾阳教育精神,更彰显出泾阳县委、县政府“致天下之治在人才,成天下之才在教育”的宏伟大业。

“抓教育就是抓经济,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民生”。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家一心凝聚合力,让尊师重教根植“大地原点”。

如果全面审视泾阳县发展教育事业,就会发现,抓改革、促公平、调结构、提质量、增活力、强保障、办特色是他们的一个显著亮点。

县委、县政府高点定位,超前决策,把2015年确定为“教育质量提升年”,按照“优化布局、整合资源、育人为本、全面提高、内涵发展、质量立校”的总体思路,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抓手,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学校标准化建设为保障,描绘出了“一年强基础、两年树形象、三年创品牌”的战略蓝图。

从2011年以来,他们每年召开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部门协调会议、现场办公会20余次,及时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并出台《关于提高教育质量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确保教育质量不断冲向新高。

2016年2月23日,总投资3.5亿元、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5700余名学生的泾阳中学竣工,这不仅标志着高中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整合,也宣告泾阳高中教育开始步入优质化发展轨道。着眼学校长远发展,泾阳中学突出“学校领导班子要有新形象、学校管理要有新要求、教师队伍要有新气象、学生管理要有新标准、校园文化建设要有新境界”,全力打造三秦名校。

在保障和提高教师待遇方面,泾阳县不遗余力,生活上对教师关怀备至,政治上对教师高看一等。在进行县本级编制财政预算时,确保教师工资和各项政策性补贴不留缺口,按月足额统发;从2011年起率先在全市创立知名教师、学科带头人政府津贴制度,每年发放津贴近30万元;还从有限的财政收入中挤出资金,给艰苦边远的南北二塬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贴;逐年加大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的表彰奖励范围和力度,2014年教师节奖励资金在2013年60余万的基础上翻了一番,2015年更是达到138万元!

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全县通过振兴计划、教师招聘等途径,累计引进紧缺教师368人,使各学段教师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县人大、县政协心系教育,情系发展,坚持每年集中调研一次教育工作,先后围绕依法执教、均衡发展、“双高双普”等专题进行调研督导,听取困难,提出议案,呼吁呐喊,有力促进“教育强县”全面推进。

举全县之力,确保定向精准投入,让“教育的春天来的更早一些”。

泾阳县始终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目标,确保教育经费逐年增长,依法落实了教育经费“两个比例”、“三个增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教育财政拨款、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均做到了逐年增加。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确保了上级下拨的教育专项经费及时足额落实到位。依法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管理,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扎实开展教育扶贫工作,2016年县财政设立助学基金500万元,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予以重点资助,不让一名贫困户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十二五”期间,全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7.8亿元,涉及校园建设、教学设备仪器、全面改薄、县镇扩容、生活设施配套等多个领域207个建设项目。全县共新建、改建、扩建幼儿园52所、小学115所、初中20所、高中1所、职业教育1所、特殊教育1所,全县校舍总面积达到613976平方米,教育总资产达到79503.41万元。全县学前教育一年、两年、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100%、100%、99.9%,分别比2011年提高了20、19、16.9个百分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6%,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栉风沐雨正德尚能,一路披荆斩棘;深化课改上下求索,一路高歌前行。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多年来,“德才并重、以德为先”的育人理念已成为4686名泾阳教育人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全县教育工作以创建陕西省“双高双普”合格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为抓手,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挖掘泾阳本土文化精粹,编印了《美丽泾阳》县本教材,将“大地原点”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扎实开展阳光体育锻炼、精彩大课堂、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充分利用大地原点、安吴青训班、李仪祉纪念馆、泾阳博物馆等德育实践教育基地,不断陶冶学生道德情操。他们连续3年举办“传递温暖·爱心筑梦”夏令营,组织106名留守儿童分赴东莞、昆山、北京与外出父母亲情团聚;选聘近千名优秀教师,担任留守儿童的“爱心家长”,一对一实施帮扶关爱,县财政每年列支100万元用于爱心家长的补助奖励,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5年来,全县先后涌现出省市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623名,5400余名学生的优秀作品在各类竞赛中脱颖而出,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一特、校校有亮点的德育工作可喜局面。

“教好一个孩子,改变一个家庭,幸福一座城市”。面对深化课程改革的教育新常态,泾阳县确立了“121”课改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区域课改之路。2015年以来,先后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举办了13期“泾阳教育大讲堂”,为高效课堂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还组织一线校长教师,先后赴山东杜郎口、上海金山区等先进地区观摩学习。结合课改实际,从校园长、中层干部、一线教师三个层面开展体验式培训4500余人次,切实提升广大干部教师的操作水平。同时,先期确立了姚家巷中学、逸夫小学等11所课改引领校、30所课改推进校,要求引领校和推进校结对帮扶,定期交流,共享资源,共同进步。积极开展校本研修、集体赛教、送教下乡、“同课异构”、教师基本功达标等活动,建立省级教研课题53个,市级45个,发表课改论文300余篇,推动高效课堂改革走向深入,泾阳课改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在首届西北地区“中国好课堂”大赛中,泾阳3名教师荣获特等奖,4名教师获一等奖。在第十届全国名校长高峰会议、第三届全国课堂教学创新成果博览会上,泾阳特色课堂登场展示。《教师报》、陕西网、陕西省教育厅网站等媒体纷纷报道,兴平、长武、礼泉等县区2000余名教育同行前来观摩学习。

勇于试水,敢于创新,全面推行“能进能出、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管人用人机制,不遗余力打造过硬教师队伍。

泾阳县教育局不断健全学校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管理机制,每年开展校长和副职中层干部培训,选派部分优秀校长赴江苏南通进行挂职学习,5年来共培训干部1129人次。重视教师继续教育,教师学历达标率小学段达到100%,初中段达99.7%,高中段达98%,研究生学历占比初中段达到1.9%,高中段达到5.3%。

坚持每年暑期进行教师全员集中培训,依托国培计划,5年共计培训教师22660人次,被定为首批“国培项目县”。大力实施“三名工程”,培养出3名全国优秀教师、2名省级科研兴校明星校长、5名省级特级教师、188名省市级知名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和195名县级名师。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累计交流教师734名。2016年暑期,正式启动高中段教职工招聘工作,着力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力争打破常规、激发活力、促进提升,推动教育质量水平全面提高。”

新闻推荐

盖房被阻挡 男子开车撞人被判刑

华商报讯(记者薛望通讯员王浩然)同村村民理应睦邻友好,但两人却因庄基产生纠纷,李某故意驾车将对方撞伤。因犯故意伤害罪,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4个月。李某与张某都是泾阳县太平镇孙家堡的村民,两...

泾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张充满浓浓民生情怀的教育发展“答卷” ——泾阳县“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全面跨越发展纪实)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