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雷应 王小敏)在泾阳兴隆镇白马杨村村委会,一间占地260多平方米的就业扶贫社区工厂格外引人注目。走进工厂没有机器的轰鸣,也没有漫天的灰霾。只见十几个妇女们在忙碌着:有的在纳鞋底、有的在编制手提包、还有的在刺绣……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据了解,这家扶贫社区工厂是泾阳妇联针对妇女外出务工离家较远,无法照顾老人、孩子的实际情况而设立的。一年来,有20多户贫困户、2名残疾人加入进来,还辐射带动周边60多人从事手工艺制作。不仅解决了贫困妇女家庭的后顾之忧,也帮助她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保障了收入来源。
今年以来,泾阳妇联积极联系日慈公益基金会、教育部门举办“心益计划——冬令营”,云阳镇中学的160名师生及家长代表参加,有效地拓展了乡村儿童视野。同时,为倡导社会力量关注、关心贫困留守儿童,联合新兴手工艺品合作社开展“助力脱贫情暖童心”活动,为安吴镇崇德村留守儿童捐赠书包及学习用品。积极联系县妇幼保健服务中心,为300余名妇女开展惠民体检。
全县以扶贫基地为载体,评选各具特色的巾帼扶贫之星,以程喜娥之“雅泰养殖”、杨小玲之“小玲手工艺”、徐进玲之“太和布鞋”、李萍之“泾阳嫂子”、赵丽燕之“奋斗柿”等女能人的产业带贫先进典型,引领全县妇女干部群众投身县域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联动总工会、人社局、扶农局等单位,举办“促进转移就业,支持返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专场招聘会,吸引72家企业,现场推介就业岗位4500余个,涉及家政、维修、装配、质检、焊工等多个工种,约2600余人求职,现场达成意向266人,促进了乡村富余劳动力及贫困人员转移就业。同时,通过表彰家政服务优秀典型:“金牌月嫂”“金牌育婴师”“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优秀典型和家政品牌,让“泾阳嫂子”大胆走出家门,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实现稳定从业。
该县结合实际,举办泾阳女性大讲堂,邀请政府法律顾问讲授妇女维权法律知识及案例,与县镇村200余名妇联干部现场交流,进一步强化法律维权意识;邀请市级“三八红旗手”、新兴手工艺合作社负责人进行扶贫创业事迹宣讲,并组织计划退出贫困村的镇村妇女干部,深入到扶贫基地参观学习,实实在在地帮助基层妇联干部开阔思路、助力脱贫;持续关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邀请国务院妇儿工委办特聘儿童发展智库、省家研会等资深专家,与家庭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共同深入到村级学校,以视频故事、游戏互动等形式,开展6期家庭教育巡讲,同时,以“泾阳家教微课堂”系列八讲,加大家庭教育知识宣传普及。(B)(12)
新闻推荐
中国品牌 再展雄风 记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中国标准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字:雄风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稀罕的物件就是“三转一响”,谁家拥有一台标准牌缝纫机,那将是一件十分自豪的事,也会赢得不少羡慕的目光。...
泾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