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兴明
走近环县曲子镇孟家寨村宋宏宽家,院内松柏葱郁,果香四溢,宋宏宽一家正忙着对苹果分拣、套网、装箱,准备出售。
今年64岁的宋宏宽是村里有名的果农,一家人的开支全靠苹果产业。
老宋经营苹果树近40载,家里的30亩粮田,25亩都栽上了果树。“一共有13亩苹果,12亩杂果。”老宋说。
30多年前,老宋还是个到处赶集市卖布料的小商贩,家里尽管有几棵苹果树,但由于管理跟不上,每年也没有啥收益。
有一次,老宋赶集卖布时,顺便捎了自家产的30斤李子出售,没想到,卖了80多块钱,这让老宋很意外。“我卖布一年的收入也不到1万元,还要经常起早贪黑抢摊位,很遭罪,没想到水果这么赚钱。”
老宋开始重视发展苹果产业,扩大栽种面积。起初栽种的苹果树,成活率不足30%,他多处查找资料、请教专家,在实践中学习栽植管理苹果的学问。
2002年,他转行专门经营起了果园。购买书籍、订阅报纸,学习栽植、管理技术,但他总觉得理论与实践难以结合,便跑到周边的果园实践。他不仅跑遍了环县及周边县(区)的果园,而且还独自到陕西礼泉、乾县、白水等地学习,甚至把县林业局的技术员请到自己家里讲课。“不论是管理好的果园,还是管理差的果园,我都要去学习先进技术,吸取经验。”老宋回忆道。
经过多年的努力,老宋的果园有了起色,收入也逐年增加,2万元、3万元……2011年,纯收入超过了10万元,2014年的纯收入达到21万元。
尝到苹果甜头的老宋,不仅成了左邻右舍致富的榜样,而且还成了其他果农眼里的“专家”,他经常被邀请讲课,传授管理经验。“果树和其他作物不能混栽,幼树期只能施少量农家肥,肥料也不宜单一……”提起管理果园的经验,老宋滔滔不绝。
指着果库里堆积如山的大红苹果,老宋高兴地说:“今年,估计能收入7万元,要是种粮食,连一半收入都没有。”在亲戚朋友、老顾客的介绍下,他已经在网上销售了3000多斤。
“这些年,苹果让我走上了致富路。”老宋笑着说,“家里收拾房子,给儿子结婚、买房买车、开店的花销都是卖苹果得来的,算下来也有200万元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计划实习记者高依“用水量少,省时省力;药物颗粒直径小,药效发挥充分,降低了农药使用量。这下可好,以后大家在果...
礼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礼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