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景东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咸阳市实施八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课改政策,创新管理举措,自上而下重建管理机制,细化管理过程,严格过程监控,使全市中小学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明显提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有力推动了全市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全市基础教育工作由注重数量规模转向注重内涵发展、由普及转向提高。首次提出全市教育系统抓管理、促课改、提质量的“四级责任制”。一级是明确了市级教育部门的工作任务和管理责任。提出了“一体两翼”工作架构。“一体”就是市教育行政部门为全市抓管理、促课改、提质量总负责,研究制定各项政策,加强宏观指导,并重点抓好高中管理。“两翼”为市、县教研机构和督导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切实抓好过程指导和督察。二级是全面落实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责,夯实了县市区教育局长抓管理、促课改、提质量的第一责任和主管局长及相关职能科股(室)的连带责任。三级是真正落实校长抓管理、促课改、提质量的“直接责任”。全市中小学校长坚持任课、听课、评课,参与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把主要精力、主要心思放在教学工作上,多实干,少应酬。班子成员包年级、包学科、包教研组制度。四级是建立教师教学质量终端负责制。把教学管理、课程改革、教育科研、教学质量等工作任务层层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和每一个管理细节,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发放和晋级晋职紧密挂钩。
近年来,市教育局一直坚持“重心下移、靠前指挥、直面实情、全程指导”的工作原则,积极指导县市区和学校构建符合本地、本校实际的管理规范和制度,采取多种措施开展督查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中小学管理工作的规范运行,推进课改工作健康开展。开展“素质教育千校行”活动,通过《素质教育千校行》刊物和市教育电视台推广经验,曝光问题,以行政手段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定期开展专项督查,组织教研人员通过听课评课、分别召开师生和家长座谈会等形式,诊断教学工作存在问题,帮助县市区和学校制定整改方案,优化管理措施,创建个性化管理制度,以专家引领方式推动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实施典型示范带动。先后在三原、武功、礼泉、兴平等地召开全市学校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观摩会、现场会,形成了每个阶段有典型、县县管理有特色的工作局面。(E)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鹏飞)广大青年是西咸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主力军,在大都市建设各项社交活动中,该注意哪些文明礼仪?3月10日下午,咸阳青年讲堂请到国内著名礼仪专家张杏知教授,专题讲授文明礼仪知识。“良好...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