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军政
2010年,伴随着《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的出台,渭城镇纳入了在渭河北岸打造西咸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板块——泾渭新区。
在政策聚集、目光聚焦、要素聚合的最前沿,渭城镇党委、政府围绕建设泾渭新区核心区这条主线,立足服务城市、服务项目发展、服务群众增收,在创先中争优,在奋进中崛起,在实践中以大服务的理念不断拓展发展效能。
软目标硬措施
以发展环境整治提升服务效能
渭城镇位于市区东大门,地处城乡接合部,是一个集农业、工业为一体的城郊型乡镇。作为渭城区经济、文化强镇之一,今年全镇承担着全区15个产业化项目中的10个项目重任。
一个乡镇,如何以创优的服务,承接如此繁重的发展建设重任?
“以创新的理念优化服务,在提升中不断改善发展环境。”渭城镇党政一班人如是说。
为此,全镇以发展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出台新措施,引进新方法,完善新机制,使机关效能进一步提高,大街形象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进一步改善,信访稳定进一步巩固……
如果说,发展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软目标,那么,承接目标任务的落实则是一条条硬措施。
为了更好地服务项目建设,渭城镇完善《服务企业“三三制”》和《协调项目“一三一”制度》。建立了镇领导包抓项目建设机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项目建设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成立项目服务督察组跟踪回访,对查找出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制,并由责任领导责任部门限期落实整改。
为了使城镇管理进一步规范,镇上出台了《渭城镇农村宅基地和建房管理办法》,规范了农村建房的标准,对违法建设发现一起,纠正一起。先后组织开展违法建设专项整治8次,制止了违章建设6起,拆除了违法建筑36处,依法拆除咸阳化学工业公司北围墙外的旱厕26座,关闭违法垃圾坑2个,取缔非法土场1个,有力遏制了乱搭乱建和抢占抢建的违法行为。
为了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镇上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相结合,先后组织人力800多人次,清理积存垃圾600多车,确定长期垃圾填埋场5个,招聘村级保洁员35名,制定了相应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农村的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
措施是目标实现的保障,渭城镇面对群众诉求、需求拓展服务。
据统计,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镇上开通四条信访绿色通道,进一步优化信访环境。全镇共排查各类信访矛盾纠纷32起(其中包括群访事件4起,已解决3起),已调处纠纷案等29起,调处率90%以上,接待信访120余起,成功调解95起。
面对群众诉求,镇上畅通服务渠道,面对群众需求,则创新服务方式。
渭城镇依托镇便民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一厅受理、全程服务、限时办结”的工作模式,实行“办理加代理”的服务模式。设立了综合业务、司法信访、涉农工作、财政补贴、劳动保障、人口计生、民政工作、城建庄基8个服务窗口,抽调了8名工作人员,受理证照办理、低保办理、庄基申请、家电下乡补贴等36项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事项。
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想要办的事办好、办完,就是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跨一道门、少走一道程序、少找一个人”,就是解决了门难进、脸难看以及吃、拿、卡、要的“肠梗阻”问题。
今年以来,便民服务中心已累计为群众办证800余人次,代办各类事务628件,受理农民咨询1850余人次,调解各种矛盾纠纷29件。
硬目标软措施
以项目服务拓展催生发展效能
发展环境综合整治是建设服务的大提升,服务项目建设是渭城镇服务建设的大拓展。
针对全区15个产业化项目10个都在镇上,同时,60万吨煤甲醇、陕西商业石油储备库等一批续建项目集中开工,镇上拿出大上快上项目的劲头和魄力,强化一线协调沟通,保障项目建设按计划推进,同时,通过超前策划、领导包抓、部门帮办、靠实责任等多项措施,形成快建项目氛围……
良好的项目服务保障机制,不断刷新渭城项目建设新速度。今年,总投资6亿元的亚洲最大的酒庄——张裕酒庄落户渭城镇。镇上专门成立以书记、镇长为组长的征地领导小组,制定征地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把工作做到细致、扎实。在签订征地协议最困难、最关键的时候,征地小组不分白天黑夜,逐家逐户走访宣传,并严格按照与村委会签订的《征地补偿协议》,把征地款直接兑付到农户。仅一周时间,占地1078亩的张裕酒庄就完成了从签订协议到开工建设,再一次创造渭城建设的新奇迹。
同样,总投资6亿元的北八道物流项目,占地330亩,总建设面积150000平方米,从三月份开始征地,十月份建成运营,填补了渭城区有史以来,当年投资当年运营的历史空白。
在渭城镇,像张裕酒庄、北八道物流一样,“一条龙服务、一站式管理、一对一贴心服务、服务到底”,使几乎所有企业都享受无微不至的服务。
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咸阳项目部经理刘睿还记得,当工程设备进不来,他急得上火的时候,是镇上的主要领导和干部一起半夜赶来协调,一直到凌晨,终于让机器轰隆转动起来……
服务项目建设要有硬目标,同样离不开软措施。
方圆建工集团项目经理冯玉宇记得,当9月份项目进入施工旺季时,由于土方开挖和周边村民产生了纠纷,镇上闻讯后,包抓干部连夜晚深入到村上,逐家逐户做工作,并连续几晚守候在工地,以防再出现阻挠施工行为。
“那可是几百台机器,你知道停工的损失有多大!”冯玉宇感动地表示,“镇上这么支持咱的工程,咱公司也要配合镇上照顾群众利益。”于是,公司把项目的一些基础性工程让周边群众承接,促进村民增收。
一项项“软措施”,伴随着的是细致入微的“保姆式”工作:逐一摸底,逐村、逐户、逐人登记,公正公平地协调……
就是在这庞杂而又细致的工作中,优质的项目服务工作在软环境建设中赢得了群众的支持、落户企业的广泛赞誉。
软、硬环境一起抓,才能营造客商栖息地,对客商而言,资源固然重要,但投资环境更为重要。
为此,渭城镇先后分三次投入1700多万元对镇域面貌进行全新改造,并着力加快镇域水、电、路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四纵四横一桥”的路网格局,重点项目规划区实现“五通一平”,使市区的便利优势在渭城镇得到充分实现。
目前,总投资6亿元的张裕酒庄正在紧张建设;总投资6亿元的北八道咸阳铁路物流基地已竣工并投入使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大服务理念的不断拓展提升,渭城镇必将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板块上跨越腾飞。(B)⑤
■记者感言
一个读懂了发展的建设理念
渭城镇地处西咸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板块——泾渭新区。今年渭城区确定的15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10个都在该镇。
如何在泾渭核心区营造一个大发展的良好城市环境和建设氛围,实现镇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高质量对接?在这块地处泾渭新区的核心地域,渭城镇人以大服务的理念,从软硬环境入手,使渭城区发展中这块最热的土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实现赶超发展,关键在于项目。
项目建设始终是经济工作的中心环节。正是因为发展境界的提升,渭城镇人找到了促进发展的切入点、突破口,“快”字当头引项目,竭尽全力、善抓细节服务项目,使项目建设取得大突破。
开展小城镇建设、发展环境综合整治、推行便民服务,全力服务项目建设与发展,这一条条措施,一个个思想充分说明,渭城镇党政领导班子读懂了营造发展环境,促进项目建设的意义。
没有播种,就没有收获,丰硕的成果,凝结着渭城镇广大干部的汗水,使这个地处发展热土的小城镇在发展的大潮中彰显着特色,展现着魅力。(本报记者 王军政)(B)⑤
■小镇故事
环境变了生意好了
小饭店是李芳琴在渭城镇20年扎根做生意的本钱,用她的话说,“环境的改变,带给了小生意的春天。”
眼前,干净整洁的街道,一色秦风汉韵的琉璃瓦镶嵌在一排排整洁的门店上,对李芳琴的小饭店来说,格外古色古香。
从90年代扎根渭城镇开始做生意,李芳琴经历过大起大落。运气好,挣到了大钱,饭店、旅馆都开过,踩错了点,赔得一干二净,只得从头再来。她说,“只有这小饭店没丢过手,这是起家的本钱!”
在镇上做了这么多年生意,经历了大起大落,如今,李芳琴凭着自己的辛劳,她的小饭店又一天一天火起来了。
“以前做生意靠运气,现在靠平稳。”她总结说,“做生意哪有那么多好运气,只要有好的环境,加上咱细心经营,咋能留不住客人呢?!”
同样,在镇上经营着烟、酒、茶批发零售生意的李雪铃有着10年的经营史。从10年前的1间小卖部发展到今天的三间经营门面,她说,“咱的生意就跟着咱的小镇一同发展。”
“就说这路吧,几年前,坑坑洼洼,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别说人,车有时都过不去。如今路修了,街面整齐了,车流、人流络绎不绝,这不,给咱的小店一下子聚来了商流。”李雪铃的言语透着几多的感慨。
两家老店,李芳琴关注她小店就餐的环境,李雪铃盯的是人气、商流。用她们的话说,“镇上大环境变了,促进咱的小生意兴隆咧!”
据了解,渭城镇先后分三次投入1700多万元对镇域面貌进行全新改造,并着力加快镇域水、电、路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四纵四横一桥”的路网格局,使市区的便利优势在渭城镇得到充分实现。(本报记者 王军政)(B)⑤
■城镇名片
渭城镇
全镇面积28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辖区有部、省、市属企业单位18家,全镇总人口2.4万人(非农业人口1.2万人),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88元,渭城区经济、文化强镇之一。
产业结构调整突出特色见成效,全镇因地制宜,先后建成大棚菜、草莓、花木、农业高效示范园四大产业基地和三个专业养殖小区,个别村还发展起劳务大军,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输出三大支柱产业蒸蒸日上,基本成了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农业产业化格局。
新闻推荐
盛世鸣钟 108响为您祈福 幸运读者凭免费入场券进入现场 敬请留意12月31日《咸阳日报》
本报讯(记者殷常兴实习记者贾一丁)由市旧城改造办联手咸阳日报主办的新咸阳、新起点、新钟楼“钟鸣盛世,天佑咸阳,2011大型新年祈福活动”将于2011年1月1日14时在市钟楼广场隆重举行,届时,将邀请各界人...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