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自扫门前雪,方便购物地市民。 本报记者 韩焱 贾一丁 摄
本报讯(实习记者 包鑫)随着气温的骤降,出租车迎来了营运旺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寒冷的天气打车出行。在咸阳市街头,总是会看到冻得瑟瑟发抖、吹着哈气的人们,这中间不乏抱着小孩的大人和年迈的老人,他们都有一个目的:尽快拦到一辆出租车。然而,在降温天气尤其是遇到下雪天时,出租车拒载成为家常便饭,不少出租车因为下雪早早“下班回家”,让市民难以乘车。
市民:寒冷中出租车总让人寒心
“等20分钟、半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儿!拒载太普遍了,出租车驾驶员说跟交车地点不顺路,我们也没办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日每到上下班高峰时间,“着急交车”、“给车加气”、“不顺路”成为出租车驾驶员拒载的主要理由。然而,在降雪天气中市民苦苦等到一辆亮着红灯的出租车后,驾驶员以“回家休息不顺路”而拒载,着实令乘客寒心。1月2日,降雪天气后咸阳市上路出租车比平日少了近半,晚上11点多,记者在街头看到,不少市民因乘坐不上出租车而选择步行回家。
出租车驾驶员:下雪路滑回家最安全
“下雪路滑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即便你驾驶技术好也不能保证其他车辆不会撞你的车,所以下雪天不撞车不但靠个人技术,还要靠运气。”出租车驾驶员李师傅告诉记者,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就要花时间在修理厂修车,耽误一两天就会造成不少损失,所以下雪天宁愿少挣钱,也不愿意出车冒风险。1月2日晚上,一名出租车驾驶员告诉记者:“我认识的出租车驾驶员中,不少因下雪路滑不敢跑车而回家休息了。”这名出租车驾驶员还说,下雪路滑的时候出车拉客也是靠良心和责任,其实挣不了多少钱,毕竟车速很慢,平时一小时拉五六趟,下雪天也就拉两三趟,挣钱是平时的一半左右。(D)(3)
新闻推荐
秋浓时节,山城旬邑早已滴水成冰。在城关镇东关村的一个小院落里,暖暖的土炕上,52岁的申耿心趴在老母亲的耳边,“妈,我这辈子最爱的就是你。”他轻轻地诉说着。就是在他的细心照料下,如今已进入冬季,连医...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