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德华 通讯员 郭平
校园一天工作剪影
初冬时节,早上6:20天刚蒙蒙亮,伴随着咸阳中学校园里的音乐声响起,秦旭波校长已经开始了查校活动。7:10值班领导准时在学校大门口迎接师生到校。7:15主管年级的副校长准时巡查早读,咸阳中学新的一天校园生活开始了。
张彦斌副校长早早站在操场上。集结号响起,1000多名学生从两幢教学楼的四个方向身着校服、跑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不到5分钟,就集合在指定的地点统一做早操。接着是认真的点评。9:40,同学们以同样的步伐,喊着同样的口号,回到了教学楼前解散,准备上课。
下午5:30,郑耀明副校长第一个坐在了高二年级的公开课教室。他与20多位老师一起听取了张老师运用“读、议、讲、练”课堂新法怎样上课。接着进入评课阶段。在听取其他老师意见之后,他从本节课的课程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宏观上进行了分析,又从“读、议、讲、练”新法操作的层面进行解剖。
晚上10:30,薛养民副校长深入高三年级的学生宿舍,同刚参加完月考的几位同学进行谈心,解答他们学习当中存在的疑虑,听取他们对高三复课的建议,想办法帮助他们舒缓高考的压力,使在校住宿的同学有一种“家”的感觉。
副校长的“工作责任制”
2006年,咸阳中学开始实施了副校长年级工作责任制。三个副校长各管一个年级,在教师聘任、课程分配、学生管理等方面具有相对独立性。除教育教学业务相对强的科室外,其余的中层下沉各年级,分管教育、教学工作。
年级组的管理职能坚持“一个中心”,即以教育教学的质量为中心。抓好三支队伍——教师队伍的组织、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学生队伍的管理、教育学习、生活;班主任责任落实、班风建设。架起了四座桥梁——学校各处室与年级组之间的桥梁;校长办公会与年级组之间的桥梁;学校、家长、社会之间的桥梁;年级组内部师生之间的桥梁。强化五种意识——教师的职业意识、多项合作意识、化解矛盾意识、服务意识、务实求真意识。追求两个效益,教学效率和管理效率。
从实施效果来看,这样淡化了班子成员的行政事务功能,呈现出“细”、“实”、“研”、“活”、“新”的特点,体现了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的绩效管理目的。
以“课堂为轴心”
由于学校管理机制的盘活,咸阳中学“课堂为轴心,建设大德育,提高教学力,解放学习力”的教育思想得以贯彻。
课堂文化成为咸阳中学的主旋律。该校三个年级组主抓课堂改革,形成了新授课实施“读、议、讲、练”教学模式;辅导课、复习课实施“讲、练、评、补、纠、思”的办法。知识巩固采取“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四清”法。达到了课堂“每一个大脑不偷懒”的目的,被渭城区区委、区政府授予“2010年度高考先进集体”称号。
德育文化成为育人的苗圃。高一年级组编写《新生入学教育读本》,缩短了高一新生适应期。高二举办了“班主任论坛”,提升了班主任管班能力。高三年级组举办了“高考心理讲座”提高了学生应试能力。体操比赛、课本剧演出、班级文化展等活动,为学生展示青春活力搭建了平台。艺术团、文学社、动漫兴趣小组等各类社团精彩纷呈。今年以来,被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校园”,获得省教育厅“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奖”。 (E)②
新闻推荐
钟鸣盛世天佑咸阳2011新年祈福活动邀您参加 聆听祈福钟声 荡去无尽烦恼
咸阳钟楼。本报记者李军朝摄本报讯(记者殷常兴实习记者贾一丁)钟鸣秦音,楼彰王气,渭波送碧,盛世飞歌。由咸阳日报主办的新咸阳、新起点、新钟楼“钟鸣盛世、天佑咸阳,2011大型新年祈福活动”将于2011年...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