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日报》12月14日一版登了《好果次果都卖好价》的报道,是说今年苹果价好,好果高时一块八一斤,就连残次果也六毛多,看后让人眼馋,也多一些感慨。
原来以为质优价优,多投入才能以优取胜,不料却来了以劣以多取胜的事,果子残次,卖得贱不在话下,没人吃有果汁厂要,也能蒙混过关,赔不了。你不大跌眼镜才怪。务果的谁不想自己的果子胜人一筹,吃后听听别人的赞誉,可因为光照、气候、水土等因素,想务出好果得过多少道坎,难度就大啦,口感的事,谁又分得那么清,好果的标准就说得不太清。好果次果皆能通过,谁还费那么大的劲把果子务好呢?做酒做酸了就是醋,点豆腐点嫩了就是豆腐脑,感觉标准都有些松动。
人往往是自私的,务果人一种是把最好的果子让别人吃,一贡献社会,同时为自己换来钞票,务果就务得光光堂堂;一种是好果自己吃,差点的拿给社会,咱就这点贡献,就像那果疤疤瘌瘌,你的残次果果汁厂消化啦,果汁厂就不怕给自己带来不利?果汁厂能老收残次果?残次果能年年好价,会不会没人要,说得清吗? (B)④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军政2010年,伴随着《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的出台,渭城镇纳入了在渭河北岸打造西咸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板块——泾渭新区。在政策聚集、目光聚焦、要素聚合的最前沿,渭城镇党委、政府围绕...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